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艺术媚俗与大众媚雅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0日13:26 四川新闻网

  (本网网友唐朝农民)前段时间,南京在地下铁路里搞了一次当代艺术展。展览我没有去看,也不知道主办方地铁公司的意图有没有充分达到,作为一个市场营运的公司,我始终不肯相信它是出于纯粹的目的。后来我看了当地电视台的报道,说实在话,作品并不怎么样,不过本文不是要讨论这次展出的作品的艺术水准,而是报道中提到的一个小插曲让我觉得很有意思。

  这个插曲是:有一位老市民在看完参展的全部作品后,面对电视台的记者义愤填膺地说:“根本不知道这些作品是些啥玩意?压根就看不懂!”

  我至今都在怀疑,要不是电视台的记者自身艺术修养存在问题,那他就是存心要和我们的当代艺术家作对,因为,第一,他采访的对象是一个可以说几乎没有什么艺术审美能力的老爷子(后来报道透露老先生无非是一个机械厂的退休工人,我不是说机械厂的工人就不懂艺术,工程师有艺术造诣的人多了去了,不一一举例,但老爷子完全是以理工科的思维来评价艺术作品,难免南辕北辙),其次以老爷子的严厉批评为依据做了一个语重心长的刻薄评论,可想而知这样的评论已经不再是从美学的鉴赏角度出发的了。最后还痛心疾首地做了一个振聋发聩的结论,我们的当代艺术已经严重脱离了群众!已经堕落到艺术不成其为艺术的地步了。其严肃的神情有点“国将不国”的时代危机感。

  我不知道老爷子为什么要冒吃硝酸甘油的危险去看当代艺术展,说句不客气的话,老爷子看不懂当代艺术我丝毫不觉得奇怪,要是老爷子看懂了,我才会被吓一大跳,如果我们的普通市民都号称能够完全看动当代艺术,我就会惊讶我们已经先在文化艺术上达到了理想国度,国民的艺术修养那不是所能想象的高!同时我也会怀疑,这样的艺术还能否称其为当代艺术?

  话说回来,老爷子去看当代艺术展,也并没有什么不对,展览本身就是让人去看的,何况还是免费的。但老爷子要发表试图影响艺术家或者其他观众见解的评论,我觉得就不是太合适,甚至还以容易爆血管的代价横加指责,其目的就值得思索了。同时,当代艺术家们把作品搬地铁站这样的地方做正经的展出,要想获得多么专业的评价也未免太天真。这两个现象放在一起,我就可以得出我要讨论的话题,那就是大众的媚雅与艺术的媚俗,反正就这个事情我是这么看的,你要说我牵强你就说去好了。

  关于媚雅,已故的王小波下过一个定义,我觉得比较通俗易懂,如果硬要搬一个哲人的高深论著来说明的话,那就陷入了自己挖好的“媚雅”的泥坑。王小波是这样说的,媚雅,就是大众受了某些人的蛊惑或者误导,一味追求艺术的格调,也不问问自己消受得了消受不了。在解释的时候他还举了自己在美国听高雅音乐的一个例子,说是一次去波士顿看一个朋友,开了十几个小时的车子,刚到朋友家就被拉去听布鲁克纳的曲子,对于他朋友而言这是一个美好享受的夜晚,美国人比较大方,喜欢和人分享美好的东西,但即使再好的音乐,对于一个连续驾驶半天的司机来说,都不是什么福音,在这样的高雅场所又不能打瞌睡一头睡着,那对作者和演奏者以及其他听众而言都是一种极大的不尊重,于是乎,瞪着眼睛死撑,王的感受是连“一头撞死在墙上”的心思都有了!可见,消受不了的“媚雅”是一件多么严重和痛苦的事情。

  我们再回到王小波的定义,媚雅一般不是自己的主动行为,去看看不懂的东西那是和自己过不去,和搬石头砸自己的脚是同一个思维逻辑。这有违人的本性。王小波的解释精辟就在于指出了媚雅是一种有意无意的外力行为——蛊惑或者是误导!

  蛊惑者不难想见,影响最大的我认为就是急功近利的地方政府,现在比较多的城市都愿意根据自身的某些特点搞一个城市定位,比如南京,就打算定位为文化之都。依据是我们是六朝古都,要是没有文化那是要被人讥笑的。有了这样的定位,热爱城市关爱城市的市民们势必将和城市定位看齐,比如我们提到的老市民,热爱城市和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都是好事,但是事情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下子就想达到文化人的程度,势必有点拔苗助长的嫌疑,这就是所谓“能否消受”的问题。老爷子的激越批评看当代艺术就是因为无法消受而产生的过激行为。其次,如果政府的鼓吹是一个显意识的话,那么媚雅还有一个自身的潜意识。这一点很好理解,除非不得已或者自甘堕落,没有人愿意自己的品味比人低一等。所以,有这样的潜意识,老爷子不是在树荫下下象棋而是去看当代艺术展。至于消受程度,却是另外一码事。

  媚雅还有一个因素,那就是误导,这方面,上文中电视台的庸俗记者是个例子。首先,记者采访的对象有问题,对当代艺术的评价,他至少应该去采访一个大学的老师或者有一定艺术修养的大学生,那个评论应该比老爷子的要接近艺术本质,但记者不愿意跑这个腿。其次,根据一个非专业的评论(老爷子)和自身非专业的素质对专业性相当强的艺术门类(尤其是所谓的当代艺术)下的结论,其可信程度想象而知。套用胡戈在《血馒头》中讥讽陈凯歌的“无极的平方等于无耻”的公式,我们可以这样说,非专业的平方等于牛头不对马嘴。记者没有去评价观众的艺术鉴赏能力,反而根据低下的艺术鉴赏水准作出的评价去否定当代艺术脱离群众(当代艺术在某种意义上本身就是脱离群众的,因为它具有先锋和实验的特质。否则也不叫当代艺术)这就给观众一个误导,不是观众媚雅,而是艺术对受众的抛弃和离渐。

  和老爷子当代艺术脱离群众的批评恰恰相反,当代艺术试图走近普通大众才是一件值得批评的事情,我称之为艺术的媚俗。当代艺术和高雅音乐一样,本身就不是大众化的东西。当代艺术和赵丽华的诗歌应该有本质的区别,老爷子能够和赵丽华同时对“在公共厕所拉了大便不冲水”的人深恶痛绝,但当代艺术家不能因为和老市民对一幅当代艺术作品有共同一致的品评感到成功和自豪。

  至于原因,媚俗本身就已经是最好的说明,不需要再做诸如名、利、效应之类的冗余解释。

  行文至此,想就此打住,如果非要做一个结论的话。那就是把所有的阳春白雪降低到下里巴人的水准,未必是一件与民同乐的好事。我们的艺术修养和整体文艺水准不见得就因此而提升多少。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