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诗界喧嚣割裂公众敬畏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0日16:16 四川新闻网

  日前,著名作家李少君发表“檄文”,强烈要求《人民日报》记者李舫道歉。因为他认为“李舫曲解了赵丽华和当代诗坛。”(11月9日《南国都市报》)

  自从网络江湖一夜之间崛起了个“梨花教派”,当代新诗以及当代诗人们,就再也无法淡出公众视野。围绕着所谓的“诗坛芙蓉”赵丽华,文学界分派“倒赵”和“挺赵”两派。两班人马,刀来剑往,针锋相对。

  “倒赵”派以韩寒为帅,“挺赵”派搞过一个“保卫诗歌”的朗诵会,期间一人以裸挺诗,最终挣回顶“脱衣秀”的帽子。赵丽华称韩寒“浮躁张狂”,浪费了才华。

  笔者却以为“浮躁张狂”的不止韩寒一人,不论是文字还是言行,对比起来,韩寒只是张狂,当然这或是他的天性或出道以来的个人定位。倒是某些诗人显得比较浮躁,定力似乎还不及韩寒,比如裸体挺诗的壮举。

  李少君说“当代诗歌是最敏感,最不妥协媚俗的”,所以“也就最遭嫉”;又说,中国是一个“诗国”,诗歌堪称“国教”;诗人邹静之也曾说过“人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兴高采烈地诋毁诗歌”。这三句其实并不矛盾:第二句是讲历史传统,第三句是明摆的现实,可见第一句有失公允。

  正如有论者称,一些诗人丧失关注表达严肃话题的视野和能力,盲目西化:“西方一颓废,乳房屁股争相入诗;西方一焦虑,他们便宣扬自杀。李少君不也承认,“沈浩波早期写作有些混乱”,所谓的“下半身”的诗作,“可能是一种迅速引起关注的策略”;不赞同苏非舒的这种方式(裸体挺诗)。

  “诗人还是要以自己的诗来说话”,这才是正理。“下半身”诗,甚至直接一裸了之的挺诗,无疑是和身处“诗国”、“国教”中的诗人应有的传统诗风背道而驰的。“迅速引起关注”翻译一下,即不甘寂寞和清苦,热衷炒作和卖弄,这也正是大众“兴高采烈地诋毁诗歌”的现实语境。

  对比以反映劳苦大众疾苦为己任的,古代现实主义作家、诗人如杜甫、辛弃疾等,当代裸族诗人是否会汗颜?再对比一下一些文学史上著名的“苦行僧”式诗人,欲“迅速引起关注的”诗人们又是否赧颜呢?如唐代“诗囚”、“十年磨一剑”的苦吟诗人贾岛,他“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字斟句酌精神,值得当下每个诗人学习。

  所谓“板凳须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又有“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写诗也要耐得住寂寞,诗人一定要去除浮躁,讲究“面壁十年图破壁”,而不是“诵诗一日即脱衣”。

  《尚书》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如此典雅美妙,国人不会不懂享受。所以“兴高采烈地诋毁”的尴尬,不能苛责人们审美能力低下,而应检讨一下,是不是诗歌和诗界整体的浮躁喧嚣,蚕食了公众对诗的历史敬畏。毕竟有些举动,哗众之余,难收取宠之效。

  诗本孤独,孤独成诗,诗映孤独。网上曾读过一首诗,名为《诗,是孤独的》,甚合吾意,引以为结:有一天,来到唐朝/见到李白杜甫/还有白居易/他们回忆说那时/他们和诗一样/也是孤独的。

  [作者:李晓亮]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