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官员“用党性担保清白”可信吗?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1日00:00 新华网

  罗天柱 作者文集

  原南京市委书记王武龙,“落马”前中纪委干部找他谈话,问其秘书是否有问题。他信誓旦旦地以党性担保,称其秘书没有问题。可是几天之后,他的秘书就被正式宣布双规。不久,他本人也被中纪委来人带走。10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公告:王武龙因严重违纪,收受贿赂,并干扰纪检部门办案,已涉嫌犯罪,依法终止其全国人大代表资格。(据11

月8日央视国际)

  王武龙的案子正在审理中,具体案情权威部门还没有公布。在这里,笔者不想就王武龙具体的违法乱纪问题谈如何预防和惩治腐败,而是想透过王武龙“以党性担保清白”这句话透视贪官们的一种心理。

  其实,“以党性担保清白”并非王武龙的“专利”。不少在经济上不清白的官员,当群众对其产生怀疑时,他们往往都拍着胸脯说这句话,看似发自肺腑、义正词严,但这大多是欺人之谈。有的官员不仅动不动“以党性担保清白”,有时还“拉大旗作虎皮”,声称“组织部干部考察我都没说有问题,你们还不相信组织部门吗?”这话更是滑稽得要命。组织部门考察干部既不同于纪检机关调查问题,也不同于审计部门审计财务,更不同于反贪机关办案。怎么能说组织部门考察没发现问题就一定没有问题的呢?

  “以党性担保清白”,其荒谬性不值一驳,其荒唐性令人发笑。不过,这绝非“止增笑尔”。动不动“以党性担保清白”的官员,是一种什么心理呢?这倒很值得深思。

  笔者认为,不清白的官员“以党性担保清白”,是一种低估群众、低估党组织的心理。而这“两个低估”恰恰是腐败官员敢于腐败的“心理支撑”。

  应该正告那些心存侥幸者:我们党解决腐败问题的智慧不容低估,人民群众透视腐败现象的能力不容低估。据悉,王武龙从被中纪委来人带走到被全国人大常委会终止人大代表资格,就是江苏省党内人士实名举报和人民群众反映问题的结果。王武龙的“落马”再次证明:谁低估了党解决腐败问题的智慧和群众透视腐败现象的能力,谁就是自作聪明,必将“聪明”反被聪明误,落得个被党和人民所唾弃的下场!

  相关报道:

  绝!干部包公祠前宣誓:廉洁奉公防腐拒变

  廉洁才有战斗力公信力免疫力

  北京市委常委会研究反腐:“廉洁奥运”是硬任务

  江西省府领导班子公开廉洁自律3约定 请全省监督领导干部报告个人事项:促进廉洁从政的重要举措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