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近期拟拍卖九宗商住用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1日00:00 东南早报

  邱耿华局长掌线“一线通”时透露

  早报讯(记者江海苹姚炳辉杨慧娜)昨日,泉州市国土资源局局长邱耿华在接受早报“一线通”专访时透露,近期,泉州市区将一次性推出9宗商住用地。

  据悉,这是近一两年来地块最多、土地功能最齐全的拍卖挂牌。

  据邱耿华介绍,本次拍卖挂牌拟推出的地块面积约有700亩,分布在中心市区、江南、城东等地,主要以商住用地为主。这些地块有的面积较大、功能齐全;有的地块处在中心市区,是许多房地产开发商关注的热点……

  市国土资源局土地利用科陈胜业科长向记者介绍了这九块地的大致分布和用途(具体情况以市政府公告为准)。

  在这些拟推出的地块中,江南有2宗,紧挨着位于笋江路边。一宗属于商住用地,一宗是商住包含五星级酒店。

  北峰的地块则位于新华北路西侧,西湖公园对面。原本这是一块别墅用地,后因国家政策的改变,这里改成商住用地,是这九块地中面积排第二的地块。

  第四宗地块位于城东片区安吉路西北侧、紧挨着海峡体育中心。这块地集酒店、大型购物商场、配套住宅以及办公等功能为一体,在本次拍卖挂牌中,预计成为拍卖面积最大、功能最齐全的地块。

  第五宗地块在丰泽街美食街口、市财政局旁边,系原五建二分公司商住房,但楼房年代较久,楼体破旧。为了市区景观考虑,规划拆除原有的房子,将该地块实施拍卖,进行房地产开发。

  在市区泰和酒店门口,东涂片区改造遗留下来的一块地是本次拍卖中推出的面积最小的地块,它和另外一块地———城东原豪盛厂区都属于商住用地。

  在即将推出的地块中最热门、最惹房地产开发商关注的是温陵路公交公司地块。

  最后一宗地块位于西福高速公路出口匝道跟国道324线交接处。这块土地于上次拍卖时流拍,主要用于汽车贸易。

  据悉,位于中心市区温陵路的公交公司地块,还没拍卖就引起了不少房地产开发商的问津,有的还不时打电话询问该地块何时拍卖。为什么这块地会引起关注?陈科长认为,该块地位于市中心,临近温陵路,交通便捷,而且面积也不小。泉州人买房子一般都喜欢买在交通方便的地方。

  陈科长告诉记者,他们花了两三个月的时间来运作这九宗地块,目前公告已经制作出来,等待市政府审批后,正式向社会发布公告。

  □局长专访

  <<<上接A7版

  邱耿华说,还要整合资源,比如中小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针对传统产业低水平重复建设、企业布局混乱进而导致用地紧张的现状,泉州市政府提出,要进行资源整合,根据产业分类,引导中小企业统一进驻园区,形成产业规模集聚效应。这些中小企业进园区,一方面可将原来粗放利用的土地腾出来,按照规划要求重新安排项目,另一方面提高园区土地的容积率,建设标准厂房,促使企业集约节约用地。

  同时,通过提高投资强度、容积率等手段,抬高用地门槛,迫使企业节约集约用地。据了解,现在,泉州企业取得工业用地的平均成本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每亩7万元提高到了20万至25万元。

  市国土资源局提供的一组统计数据显示,通过抬高用地门槛,单位面积的投资与产值都有明显增长,这反映出泉州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在不断提高。如从单位建设用地看,泉州市生产总值每亩从1996年的40218元增加到2004年的81587元,二三产业增加值均提高了一至两倍。

  邱耿华告诉记者,通过资源整合、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规范了企业用地,盘活了闲置土地;通过抬高用地门槛,促使了企业主动消化内部存量土地;通过土地置换,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节省了土地;通过择优扶强,提升传统品牌产业,淘汰落后企业,带动了全区工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市国土资源局的统计资料显示,本世纪初,泉州市建设用地平均年增长率为2.4%,而生产总值、二三产业增加值和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年增长率分别为12.4%、13.1%和16.5%,由此看出,建设用地增速明显慢于生产总值、二三产业增加值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这说明泉州市建设用地投资强度和利用效益在不断提高,建设用地的利用正朝着节约集约方向发展。

  要把土地用到刀刃上

  “土地管理,既要管地,又要供地。”邱耿华说,过去我们是懵懵懂懂供地,企业要多少给多少;第二阶段是想着节约了,但该节约多少心里没数;现在是明明白白供地,按照GDP每提高一个百分点,需要新增建设用地1500亩左右这个标准,供应土地。

  要学会把全市有限的土地指标集中在刀刃上,用在重点项目上,用在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上。

  从用地问题上,要好好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改变土地利用结构,优先保证符合产业政策、有发展潜力、发展好的最需要用地的项目。

  首先保证传统产业更新、提高效益改造的需要,保证著名的传统产业的需要;对一些传统老企业,泉州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把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同实施品牌战略相结合,择优扶强,淘汰一批落后企业,适度引导本地成熟产业、高耗能产业和企业逐步向外转移,为新兴产业腾出空间。五大新兴产业项目,比如泉港炼化一体化、中化重油、汽车基地、修造船厂、出口加工区等都是超常规用地,必须把全市有限的土地指标集中在刀刃上,用在重点项目上,用在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上,才能确保经济发展的用地需求。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