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对中国要接触而不是遏制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1日00:04 环球时报

  哈里·哈丁(政治风险咨询机构欧亚集团调查与分析主任、乔治·华盛顿大学国际事务教授):中国日益走向全球,中国的战略是融入全球经济以推动经济发展,其对外投资表明这种战略已步入第二阶段。前一个阶段是“开放”。现在,中国正在“走出去”。中国人不再只搞廉价加工,而是越来越想获取商品生产“价值链”的大头。随着中国走向全球,它可能会日益寻求设立新的国际机构和制定新的标准。

  伊恩·布雷默(欧亚集团主席、《国家利益》杂志特约编辑):中国走向全球,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而华盛顿仍未制定统一的战略,以应对中国对外投资战略对美国利益构成的挑战,或从中国的机遇中获利。

  当前,美国应对中国全球战略政策的核心是告诫北京必须作为国际事务中“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行事。实际上,这意味着中国应该对关乎全球稳定的关键因素担负起责任。它也意味着存在中国不应该逾越的红线,但是华盛顿没有清晰划出这些红线所在。

  中国持续、稳定的增长符合美国的利益,也是全球经济健康和美国公司未来发展的关键。冠冕堂皇的口号不能说服中国成为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如果美国想要中国在其当前投资的国家中担负起责任,那么美国公司和美国政府应该向中国同行提供机会,让他们从美国投资国外的得失经验中学习。但这个过程并不容易,中国视自身为美国的伙伴,而不是其学生。

  戴维·利普顿(花旗集团全球风险管理总裁、曾任克林顿政府时期美国财政部负责全球事务的副部长):有关中国的辩论折射了美国对全球化的一种更大的不安。我们有必要帮助美国政治家向国民更好地解释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新的变化了的世界。我们也必须认识到中美关系的重要性。适应中国的崛起而做出调整或许令人不习惯,但最终中国走向全球对我们有好处。

  罗伯特·霍马茨(高盛公司副总裁):我们与中国不是在进行一场零和游戏。中国国务院没有指示联想公司去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中国国有公司决策建立在公司利益基础之上,政府对公司的控制远没有美国人所想象的那么大。

  我们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来看问题。美国人变得恐慌,因为中国试图收购一家其石油产量相当于美国石油供给1%的公司,并把这视为是对美国国家安全的威胁。但是,美国更大的国家安全问题则是,美国60%的石油需求继续仰赖进口。这才是我们的战略重心所在。

  我不认为我们需要对中国与日俱增的全球经济实力忧心忡忡。但我们有必要将之视为对我们的挑战,以此提高我们的竞争力和改善我们的教育制度。北京愿意参与现有的国际体系。不过,华盛顿,尤其是国会必须要更有耐心。我们也需要更成熟的外交手腕,需要给中国机会使其成为利益攸关方。我们的口号是接触而不是遏制。▲(摘自美国《国家利益》杂志最新一期,原题:中国走向全球对美国的影响,汪析译)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