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偶像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1日08:11 上海青年报

  ■文/黄媛

  在我还是高中女生时,一部《你别无选择》让我别无选择地迷上了刘索拉。那时这个鲜活的女子是媒体的宠儿,刘索拉三个字满天飞,几乎所有的报刊都乐于拿来作点缀。起初,我只当她是作家,很快就知道写作于她不过“玩票”而已,真正的身份实为音乐人。她的那一拨同学,随便拉一个出来都是音乐界里名头响当当的人物,这一群人代表着当时最先

锋最前卫的生活方式。不觉就开始关注她折腾音乐,看她热衷于摇滚,又和崔健到北大去唱摇滚。可是她的音乐始终没有小说的风光,几乎无人喝彩。我像今天的追星族一样,为了表示对偶像的忠诚,特意买了她的磁带。

  按今天的说法,那算是一盘盗版磁带。不过那时尚不知版权这一名词,街头到处有提供原版磁带供买家录音的小摊,喜欢谁的歌,自带空白磁带外加五毛钱,就可现场录一盘。我颇费一番周折,终于在一堆流行歌星的磁带中发现了刘索拉。如获至宝呀,虽囊中羞涩也毫不犹豫地录了一盘。

  也没听过几次,心里其实不大喜欢她的歌,可像所有追星族一样,我坚信偶像的东西总是好的,认定是自己音乐素养欠佳,欣赏不了她的歌,并且很为她的音乐乏人问津而愤愤不平。不知什么时候,磁带失落了,而我急着成长,便把偶像也淡忘了。后来方知,倒是她先淡出公众视线,踏出国门去也。

  很多年以后,刘索拉携一本《女贞汤》呼啸而来,似曾相识燕归来啊。一切犹如昔日重演,今日的她依然是文名大于乐名。尽管今时今刻,五光十色诱惑太多,远非当年一窝蜂赶一个时髦可比。可她的风头不减当年,一亮相,就把自以为先锋前卫的新一代比下去了,报刊电视网络乐得用“刘索拉”作诱饵,足见这三个字的魅力。当年成名时她不过一懵懵懂懂满脑子反叛思想的青年,而如今的她,出书也罢搞音乐也罢,都是精心策划的结果了。她见识了中外最好的艺术,有了这种资本有了这种能力,可以把自己包装得更优越一些,成为具有明星风采的艺术家。

  我惊异,当自己成熟得有了几分沧桑时,少年时代的偶像却鲜活依旧,激情依旧,闹腾依旧。读她的书,一翻开就感觉到她的强悍,她控制局面,你只有听的份儿,插不上一句话。她用一串串的北京土话“侃”,恣意任性,一股语不惊人誓不休的冲劲。心里不觉欢喜“刘索拉,就是刘索拉”。

  去参加一场新闻发布会,欣喜地发现隔壁会议厅的另一场新书发布会上,刘索拉赫然端坐在几位作家中。按捺不住好奇,想看看少年时期的偶像。蹩进去,就在最后一排坐下,看不清台上的她,似乎恹恹的,依稀留着当年的短发。有位年轻记者请她谈谈关于别人对她评价的看法,她懒懒地答了句“随他去讲,随便吧”。突然感到一种失望从头到脚罩住了我,潜意识里一直以为她总是神采飞扬的呀,怎么这般萎靡?我可以接受她外形的变化,却难以容忍精神的萧索。

  我起身飞奔出去。原来,偶像就是要在许多年以后让你失望的一个人。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