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良溪溯源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1日17:36 南方日报

  洪三泰

  水自山坳出,潺潺然浇村流动。良溪水嫩绿,是先前水草多的缘故?我入良溪村时,听泉声来自草丛冠木林,带来碎乱的蝉鸣,把山野的曲子谱满石路。冠木林青翠碧绿,染透四周。

  泉从何处窜出?溪自哪儿生成?良溪之源何在?问护城水,水语塞无言;问入巷泉,泉迹渐远无影;问古红棉,棉蕾自封未放;问古村墙,墙根早断未续……我坚信良溪有源,源远水流长,中流水自清。

  史载宋朝有一位名叫罗贵的人,原名以达,字号天爵、琴轩,南雄府学廪生,诰封中宪大夫,赠吏部尚书。当时,罗贵住南雄府保昌县牛田坊沙水村珠玑里。为避国乱家难,罗贵毅然率58村97家,于宋绍兴元年正月16日起程,爬山涉水,结竹排顺水漂流,耗时两个月,于3月16日到达冈州萌底,即现在的新会良溪。这是宋朝时流民往南迁徙的一支队伍,是迁徙潮中的一条溪流。作为良溪始祖的罗贵,是迁徙队伍中的头人。他具有开拓意识和创新精神,懂天时,抓地利,重人和。迁徙,以变应变,以动制静,以闯代守,这是中华民族善变求新的优良传统和坚忍的民族精神。迁徙文化在中华民族文化潮中是一支江流,在历史上激起了美丽的浪花。良溪之源源于迁徙文化之浩瀚,源于敢冒险,善开拓,重创新的伟大的变革精神。

  请看他们迁徙前的誓言:“吾等五十八村,居民亿万之众,而予等独藉公之恩,得赖逃生,何以相报?异日倘获公之福,得沃壤之土地,分居安插之后,各姓子孙富贫不一,富者建祠奉祀,贫者同堂共飨,各沾贵公之泽,万代永不相忘也,世世相好,无相害也。”数十村庄的异姓发出同一心声,是团结和谐之声,感天地泣鬼神之声。

  庞大的迁徙队伍因有和谐之音而步调一致,形成排山倒海之势。可见良溪之源也源于团结和谐之风。这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是繁衍不息、不断壮大的保证。棠下罗氏大宗长联记载这段光辉史实:发迹珠玑,首领冯、黄、陈、麦、陆诸姓九十七人,历险际间尝独任;开基萌底,分居广、肇、惠、韶、潮各郡万千百世,支流别派尽同源。各姓间如此团结友爱,是姓氏文化中的亮点,是我们应引以为豪的。

  请看村里的坚石基、青砖墙和古色瓦所显出的建筑的浩气、阔气;门额、屏风和桁梁的精美雕刻所透出的古气、秀气;檐下的灰塑、砖雕和水墨画所现出的灵气、生气;雕楼、护村墙和护村河露出的锐气、勇气;大宗祠、韫石堂和听涛别墅亮出的正气、贵气,真是一气呵成,气贯江流。可知良溪之源更源于先人的智慧和勤劳,他们对生命和生活的真谛理解得何等深呵!红砂石浮刻的“圣旨”、条石浮刻的“节孝流芳”以及“观化”、“洗砚池,竹坡”等石刻,扬出了王气、文气。

  《荀子·君道》云:“官人守数,君子养源,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高祖沛四水亭碑铭》曰:“列土封功,炎火之德,弥光以明,源清流洁,本盛末荣。”良溪之源清清,其流何其洁也。良溪之源深深,其流何其长也。自罗贵开基以来,人才辈涌。宋代罗贵的孙子宝珍,中年入道,44岁在顺德建玄观修道,法名务光,号仙翁,活到130岁,对宗教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罗贵的另一位孙子宝琳,少年入释,建宝琳寺,系现在顺德宝琳寺前生。此外,道光六年进士翰林“粤东四家”之一的罗天池,道光十五年乙未恩科解元罗芳,武德骑尉四川卫守武举罗始麟,近代画家罗卓及原国民党中央委员罗光海等等均出自良溪。又因良溪源深,其流长远,在海外的子孙也很有作为。新加坡开埠之初,雄踞中街“七家头”罗奇生是罗贵的第23代孙。他于1841年在新加坡创业,拥有商号100多间。据说他的致和广种园,火车行驶一个多小时才能走出其范围。从良溪出去的居珠江三角洲的各姓子孙,总数达2000多万人,加上港澳台及海外的各姓后裔共有4000多万人。沿护村河走不多远见河淤塞数段,水止,波不兴。又见不远有大塘,波静,水不清。爬护村墙,墙秃着,有断垣,林木掩映,所剩无几。及至回到村里才听溪泉叮当诱蝉哗然,便猛然觉良溪之源尤在。良溪源时近时远,时现时隐,时清晰时模糊。我溯良溪源,深感此源已入心胸,润我心肺,涤我灵魂,拭我双眼,使我清楚地看到我中华民族精神之源多么清澈透明,深远无限!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