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强烈要求《天涯》主编李少君道歉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2日00:06 红网

  

强烈要求《天涯》主编李少君道歉

  (李少君:湖南湘潭人,《天涯》杂志主编)

  作为一个草根和底层的诗人,我强烈要求李少君向真正的诗人道歉!

  我们只能说我们藐视那些不知道花钱还是进行性贿赂获得所谓的诗歌协会证书,并在一些报刊杂志发表几行文字的人就自称诗人的人。我们就象不少生活无保障的人们一样,在温饱线上挣扎,但我们还是坚守诗人的阵地,尽管没有桂冠和大奖,也没有花钱买书号去出版宋祖德式的诗集。但我们还是坚持中国的诗歌是中文最美好和最诗意的组合,恰如地火,总是在燃烧,并不因为卑微而熄灭。

  正象哲学需要缪论,诗歌被那些主编们和文联、协会把持太久,理应遭到批判。如果丧失了基本的怀疑和批判精神,中国的诗歌很难去除自己的垃圾,就象是河流被人为修筑了拦河坝,好的诗歌没有发表,就流逝了;好的诗人没有工资和喝彩,就象我云南的诗友,至今靠文化馆的专门救济,有一顿是一顿,只在民间流浪,行吟,然后有关部门拿他的诗歌做产量和遮羞布。再拨点钱免得这个诗人饿死。

  首先我要说的是所谓“恶搞青年诗人赵丽华的随意之作发端,引发了所谓诗歌界‘梨花事件’”其实不是什么恶搞。恰好是一种直接的批判,因为读者的不满,圈养的诗人不是真正的诗人,所以批评这些“诗歌”的读者是正确的。

  “主流”媒体的进一步介入,绝对不是“恶意攻击和诋毁当代诗歌的恶劣风潮”,《人民日报》2006年10月26日第11版刊登的一篇署名“李舫”的记者综述,并不是“捏造谎言,全盘否定当代诗歌成就”,恰好是为了“促进当代诗歌的健康发展以及为健康良性的人文环境的建设不断努力的诗人们找到创作的勇气和创新精神。”创作萎靡不振是什么造成的?又要归罪于时代的转型?又要归罪于“职业诗人”的下岗和“下海”么?诗人不死,就应该在草根和底层中继续创作,继续你的行吟和朗诵。而不要去玩弄和忽悠读者。尤其是对中文诗歌热爱的群众。过去那种全民诗歌运动、工农诗人的政治诗不必再热,但上接唐诗,下和国际各文种的诗歌,并续之今天海峡两岸和华文诗歌的盛世,国内的诗歌是用低产、低级、甚至与赵丽华式的厕所诗来展现伪装成诗人和伪造成诗歌的垃圾堆的。

  我欣赏该记者的勇气,《在近来的一连串恶搞事件中,诗歌沦为大众娱乐的噱头——谁在折断诗歌的翅膀?》,标题是经过很好的思考的,文内的小标题:1、“多年的边缘化后,再次引起轰动。这次,诗歌成了一个笑话”,2、“如此文字充斥诗坛,如此作品困惑读者。中国,我的诗歌丢了”,3、“不是大众抛弃了诗人,而是诗人抛弃了大众。诗歌呼唤用心来创作”。整个文章读下来,好就好在反面。一篇长达近四五千字的报道,当然也经过一些编辑和“主编”们的把关和审阅,很难说她的初衷就是“如此意见一边倒”,李少君却似乎是像在某所妓院或宫廷的“冷宫”寂寞太久,用文革的心态和笔调来要求她道歉。这恰好是一种“主编”的自我暴露,与那些脱下衣服,以裸露的姿态朗诵诗歌的“诗人”的表演一样,是三级的。是丑陋的。是没有湖湘精神和真正面对批评的勇气的。

  我们不觉得女记者是在进行“最有欺骗性”的“构陷”,“诱导读者相信其论断,不惜制造谎言”之说,这不知是从哪找到的证据,这种反批评才是文革的大字报,可惜没有当年那种横扫一切的勇气,只象是厕所里的苍蝇的哼哼。

  你认为““一根黄瓜/又一根黄瓜/是俩黄瓜/毫无疑问/我做的馅饼……”这些分行的文字是什么?如果用这些文字做一份调查,答案不言自明。不管怎么排列,“这绝不是诗。”老诗人流沙河愤怒了。然而,这一次,这位写了几十年诗的老诗人错了,绝大多数读者也错了。这些“诗”赫然刊登在著名的诗歌刊物上。这样的写作充斥着诗刊,这样的诗人充斥着诗坛,这样的作品困惑着读者。什么是诗歌?已故诗人艾青用诗的语言回答,诗歌是“给思想以翅膀,给情感以衣裳,给声音以彩色,给颜色以声音。”可今天究竟什么是诗歌?这已经是连诗人们都回答不了的问题。”你李少君怎么不愤怒?

  我在研究1957年流沙河因几则散文诗而遭到批判的往事,才明白中国并不缺少诗歌,恰好缺少阅读诗歌的平常心,恰好多了故意的歪曲和寻找罪证。和你寻找女记者的“这样的谎言”一样,你有什么权力去指责她对于中国诗歌和诗人的一些不正常现象的揭露和批评?“善良的读者”恰好是你栽赃说恶搞“赵丽华诗人”的当事人。“善良的读者”已经用脑子和脚同时投票,用不购买、不订阅、不阅读、不传播你所谓的“著名诗歌刊物上刊登”的这样(或那样)的诗歌。而当事人赵丽华为什么反复强调这些诗歌只是她的习作,从未公开发表过?下面也来看你引用的《南方都市报》采访:

  “赵丽华告诉记者,这些诗是她四年前初次上网时尝试写的,当时的想法是“想变个方式玩玩”,卸掉诗歌众多的承载、担负,让自己的写作姿态放松下来。“我明白我这组实验性的东西既不成熟,也很草率。所以当时只在诗歌网站上随意贴了一下就收起来了,没有拿给报刊发表”。让赵丽华没有想到的是,四年之后有人翻出了这些诗歌到大众的论坛,有的诗还丢掉了几行,所以“遭到批评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连她本人都心虚到不承认自己的东西是作品,是诗歌,你还要摆什么“主编”的架子,为一个挂着“青年诗人”桂冠的女士做什么捍卫者?

  现在,“我”也“不知道”,赵丽华是怎么成为你所谓的“诗人”的。而“拿一个诗人的从未公开发表过的习作讨论有什么意义,就象我们拿不少当代著名作家在知青时期写的黑板报上的散文诗歌讨论有什么意义一样。任何作家都写过坏作品,即使鲁迅、沈从文,但我们能说那些作品代表他们吗?”但同样“几乎是一个常识”,如今的网络已经比你所坚守的著名诗歌刊物有更多的阅读者,他们为中国出现这类伪诗歌而悲哀,而愤怒,因此才有后来的揭发和批评。

  无论赵丽华和宋祖德等等“诗人”是如何发表他们的作品,是在网络还是“赫然刊登在著名的诗歌刊物上”,该记者都不是在“以此为依据全盘否定当代诗歌。”事实上正是很多的“这样的写作充斥着诗刊,这样的诗人充斥着诗坛,这样的作品困惑着读者。”我和那些挣扎在温饱线上的人都是“读者与人民”,所以对你的莫名其妙的伪愤怒感到意外。

  恰好是你这样的“主编”们,把持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只发表亲朋好友的狗屁文章和厕所诗歌,你们才是“新的愚民势力”的代表,你们同样在“不惜制造谎言欺骗民众,企图全盘否定当代诗歌、文学、思想和批评的所有成就,企图否认所有建设健康良好的人文环境的努力”,正是你们“企图在大众中制造新的愚昧。”

  够了,我们看够你蓄意的“愤怒了”。采用如此一棍子打死的极端论断,并蓄意编造谎言的行径,这算得上罕见。到底是哪著名诗人看了这篇报道后,说:“我觉得不寒而栗,难道文革又来了了吗?这个国家要消灭诗人与诗歌吗?”?我们同样不知道这些著名人士是怎么著名起来的?我相信,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正是中国诗歌创作的新的春天,去除杂草,正是我们的任务,这样才能百花齐放,花花绿绿的新诗歌绝对不会散发铜臭、体液味。

  谁敢在今天,消灭诗人与诗,那才是历史的罪人。那才是对中华文明和文化犯罪。而“主编”是善于撤稿的,是善于指导作者修改的,连人家发表出来的东西都可以进行诋毁,你有什么资格要求女记者道歉?你才应该向读者和人民道歉。除了你这种后文革的语言,你还有什么作品可以奉献给读者和人民,你的受众在哪里?包括那些民工和摩托车出租司机吗?

  既然说女记者“可怜又可笑”,又无端地指责“这篇充满愚民伎俩的报道,主要观点和部分内容竟来自一份娱乐时尚刊物《新周刊》。这些常常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娱乐时尚媒体与主流媒体的记者,为何对当代诗歌的深恶痛绝如此一致,非常值得深思。当代诗歌到底在哪里触痛了他们?”那么,对厕所诗和伪诗人的批评又哪里触痛了“主编”大人您?

  我绝对不同意你所谓的“了解当代诗歌真实状况的人都很清楚,当代诗歌所达到的成就,堪称五四以来最好时期,同时,当代诗歌也是当前所有文学式样中最敏感,最具活力的,是最不妥协媚俗的,因而也就最遭试图一统天下降服一切的新的愚民势力的嫉恨,借助网络无知少年的恶搞,他们觉得时机到了。”。现在中国的诗歌除了所谓的流派,有几个诗人是在草根和底层,是用自己的创作在养活自己?是用自己的血泪在奉献优秀的精神产品?

  竹林七贤的诗歌才是不朽的,我们需要的是当代的李白、杜甫!

  我们可怜你,现在的读者会被“新的愚民势力”吓倒吗?最擅长颠倒黑白抹黑一切、掌握着话语权、又缺乏起码的职业道德修养与公正意识的恰好是一些“主编”们。上你的当,我们更不会,谁愿意充当祭物?掀起一场又一场声势浩大的“无耻比赛”,彻底摧毁这个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国家民族的最后的精神道德底线的恰好是“主编”们。你们才是贵族,你们上演的文人秀何其精彩。你们可以挂着“主席”、“评委”和“主编”的头衔,有良知的人都应该站出来,对你们提出最强烈的抗议。

  强烈要求编造谎言的《天涯》主编李少君道歉。

  我知道诗歌的生命恰如野草,无论如何去摧残,无论如何去焚烧,它都能留下自己的根。只要根扎在民间的厚重的土壤里,只要能够抒发平民百姓的心声,能够被平民百姓自己行吟和传播,它就是有生命的。任何个人的无病呻吟、顾影自恋都不可能被大众接受。

  对打着诗歌标签的东西的批评必须彻底。必须不留情面。才能使群众对诗歌的批评得以反映,才能警告和劝告一些伪诗人不要再愚弄读者,藐视读者就是自取灭亡。

  中国的最优秀的诗歌肯定不是现有任何媒体发表的这一些,依然如冰山,如地火,如矿藏。中国的诗人也没有堕落,依然在坚守自己的精神园地,哪怕是风餐露宿,哪怕是继续忙于温饱,依然有诗歌。有激情。依然有高贵的气质和以痛苦为幸福的操守。

稿源:红网 作者:封宇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