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给百岁老人过生日 北京“抱抱团”离开闹市走向医院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2日00:40 北京娱乐信报

  最近,北京“抱抱团”的多次行动遭到质疑,这让他们不得不深思自己的行为和市民心目中对爱的表达方式的差距。昨天,拥抱住院老人的爱心活动获得了出乎意料的成功,使得他们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

  

给百岁老人过生日北京“抱抱团”离开闹市走向医院

  “抱抱团”成员拥抱松堂关怀医院里的老人。信报记者 李方宇/摄

  【抱抱团现场】

  给百岁老人过生日

  “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昨天下午2点多,北京抱抱团发起人之一“跟我回火星”(网名)与另外6名成员,来到了北京松堂关怀医院,看望这里的老人。巧合的是,作为志愿者的30多名北京八中的学生也在这里与老人们联欢,于是抱抱团成员们也参加到联欢中来。

  虽然已经立冬,可昨天的阳光照在身上仍是暖洋洋的。医院因此特意将活动安排在了室外,20多位老人坐在轮椅上,边晒太阳边欣赏孩子们表演节目。其中一位叫金佩贤的老太太成了整个活动的主角,昨天正好是她101岁的生日。成员们纷纷上前与金老人拥抱,金老人也搂着眼前一个个前来拥抱的人,还使劲拍拍他们的后背,高兴得合不拢嘴。

  与90岁的“舞王”共舞

  被医院称为“舞王”的90岁老人王文馨与抱抱团一女成员跳起了慢三。音乐响起,王老人虽然有点驼背,可步调却非常标准。那位女成员则小心翼翼地搂着她,两人就在一片掌声中跳起了优雅的慢三,引得周围人会心地笑了。

  “您跳得真好!”曲目结束,旁边的人都夸奖王老人,她则笑着说:“应该右转,她老不顺着我走——”王老人的话更是引得大家开心地笑了起来。一直到5点半,抱抱团的成员们才离开。

  正方观点

  拥抱,社会需要拒绝冷漠

  一个快乐的拥抱,不需要言语的表达,我们彼此就都能够体会到其中的深意和那份温暖。社会其实也很需要关怀,来自陌生人的关怀,发自内心的关怀。

  呼唤人与人的关爱

  组织者之一的“火星”说,刚开始他号召大家举行这个活动,初衷很简单,就是希望呼唤起人与人之间的关爱,所以成立了北京第一家抱抱团,“我觉得光在大街上抱抱可能也没有什么内容,还需要实际行动,为那些需要关心的人提供帮助。”以后他们还会去福利院、儿童村等等,作为志愿者去帮忙。他希望通过本报呼吁大家,多给周围人一点关爱,少一点冷漠,多一点微笑,这就是他们的活动目的,同时他也希望大家不要用“抱抱团”来炒作。

  【专家观点】

  只要能改变冷漠就可以试

  对于抱抱团的初衷和立意,人大教授、法律社会学所所长周孝正就此接受记者采访时给予了肯定。他认为要以一种宽容的态度,让他们去试一试,允许他们试验。如果抱抱团能推动全社会树立起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抱抱团就为这个社会做了贡献。

  周孝正坦承自己“没有拥抱家人与朋友的习惯”,“孩子上学回家了,家人出差回来了,都可以抱抱。但中国的成年人之间的确没有拥抱的习惯,所以我也没有。”

  周孝正认为“中国人不会表达感情”的说法并不很准确,都说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古人就有见面抱拳、打拱作揖的习惯。不过,自古以来的人情冷漠也是客观存在的。“而抱抱团希望化解这种群体性冷漠,或者说是冷酷,这是好事!任何团体或个人任何改变这种冷漠、冷酷心态的努力,我们都要给予宽容的态度,让他们去做一些尝试。”

  反方观点

  “抱抱”,一厢情愿的作秀!

  “来吧抱抱”,只是作秀,虽然想法是好的,但效果是差的,是组织者的幼稚与一厢情愿,把拥抱的功用扩大化了。

  中外传统有差别

  在外企工作的黄小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虽然她工作中能接触到很多外国人,但是她认为中国人做事还应该遵循中国的传统习惯。抱抱团在国外可能比较流行和容易被人接受,但是在中国,她坚决抵制这种活动,因为这样是“违反传统的”。从另一角度讲,她认为光在大街上与陌生人抱抱起不到唤起大家互相关爱的作用,要让社会充满关爱,就需要各方面都加强教育、宣传,而不是几个人或一个团体的活动。

  害怕被坏人利用

  还有一位姓朱的小姐则认为,这容易被坏人利用,如果被不怀好意的人趁机占便宜可就坏了。她认为,在大街上拥抱,不如从平时不乱丢垃圾、上车主动排队、主动让座等等,这些实际的小事上做起,更有意义。

  【警察表示】

  组织活动要先申报

  10月28日下午1时多,“火星”跟其他抱抱团成员在王府井步行街举着“拥抱陌生人拒绝冷漠”牌子时,记者恰巧经过,在简单的采访了几分钟后,警察赶到现场将他们带走。

  听了“火星”跟成员的解释后,警察也表示理解,但同时告诉他们,举办这样的活动之前应该向相关部门申报。而“火星”则表示,自己当初的想法是有点简单,警察教育得对,以后的活动他们会组织得更周密。

  信报记者 革继胜 郭志霞

  【新闻背景】

  “抱抱团”起源于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人Juan Mann最早在悉尼闹区街头发起给予陌生人“Free Hugs”的活动,传达一种“来自陌生的关怀”。Mann说, “只要有一个人跟我拥抱,就会带动五个路人脸上的微笑”。

  把Free Hugs带到中国的是长沙的年轻人才子豪,他在长沙组成了中国第一个“抱抱团”,并于10月21日13时,在长沙黄兴路步行街组织了第一次拥抱活动。

  【记者手记】

  我可以抱你吗,陌生人?

  都说人与人的距离越近,心与心离得越远。现代社会里,人与人之间像是有一道看不见的隔膜,让我们除亲人之外不敢过于亲近其他人。古诗词里,杜甫有“途穷反遭俗眼白”的凄凉,白居易有“行路难,不在山,不在水,只在人情反复间”的心酸, “穷住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的民间俗语更是描绘出让人心酸的众生相。而拥抱作为一种感情表达方式,可以将自己的爱心传递给对方。所以我想,不管抱抱团能否真正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膜,都不妨借用一下周老先生的观点:“应该让他们去试一试”,毕竟,我们都渴望自己生活在一个充满爱心的世界。

  当然,也不能指望一次“抱抱”活动就能改变目前的世态,这需要时间。我可以抱你吗,陌生人?

  革继胜

  【相关链接】

  上海 警方叫停“抱抱团”

  置身闹市,手举写着“来吧,抱抱”标语的自制宣传牌,对着过往陌生路人主动上前要求拥抱。11月4日下午,一群通过论坛和QQ群等方式聚集到一起的年轻人自发来到南京路步行街上,与陌生人拥抱。二十分钟后,这个希望能借此公益活动传递人文关怀,拒绝冷漠的上海“抱抱团”因安全问题被警方紧急叫停。据《上海青年报》

  广州 “影响秩序”被叫停

  10月29日中午,广州市北京路出现了一个由5个人组成的小团体。他们手里举着4个分别写有“抱抱”、“拒绝冷漠”、“来自陌生人的关怀”字样的牌子,站在街头,等待来自陌生人的拥抱。但是“抱抱团”的活动才进行不到5分钟的时间,就被北京路的管理人员发现,认为他们“影响街道秩序”,劝他们离开。经过跟两个部门协商之后,他们要求活动继续的请求最终没有得到通过。于是,“抱抱团”在北京路的“处女抱”还没开始就结束了。据《广州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