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微调医疗价格医院不买账 增民营化供给解决看病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2日09:33 南方日报

  中国医院发展论坛“会诊”医疗困局

  微调医疗价格医院不买账增民营化供给解决看病难

  本报讯(记者/陈枫通讯员/马剑飞)昨天,由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南方周末报社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医院发展论坛开幕。“降低医疗服务价格能否解决看病贵”成为关注焦点。有

专家指出,部分过低的收费项目在一些医院已逐步消失;扩大医疗市场的“民营化供给”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医疗困境。

  一块纱布拆成两块用

  广东省今年10月以来调整新的医疗价格服务收费标准,昨日成为论坛中专家讨论的热点之一。

  据卫生厅统计,新方案可令医疗服务价格轻微下调2.61%,全省减轻医疗负担2.85亿元。但一些大医院纷纷“诉苦”,说“很受伤”。某大医院更是按照去年业务量,算出执行新价格方案以后,该院一年将减收几千万元。

  但昨天有学者质疑这种计算方式,认为漏算了降价以后刺激病人需求这个因素。按照医疗需求统计方程,价格弹性大约为0.6。也就是说,医疗价格下降(或上升)1%,那么医疗需求就上升(或降少)0.6%。

  如果按照这样计算,从10月1日起实行的广东医疗价格新方案可令医疗服务价格下调2.61%,那么也会刺激需求上升1.6%。这意味着医院病人会增加,这样医院虽然降了价,但病人增多了,收入还是不会大跌,“不至于到影响生存的地步”。

  还有业界人士就一些具体项目定价提出异议。南方医科大学校长郑木明指出,降低多项收费固然可以减轻患者的费用,但是其中有些项目的价格已经低于成本价格,导致医院不愿意提供服务。他以“床边透析”为例,因为一次性耗材、透析液的费用过高,医院做多亏多,价格调整后一些医院已经不再向患者介绍这种治疗,手术用的纱布一块要拆成两块、可吸收的缝线换成了普通缝线。

  专家建议,政府制定价格时要实事求是,不宜“一刀切”,否则损害的始终是病人的利益。

  六成看病钱需自掏腰包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著名经济学家邹至庄向大会专门寄来论文《中国医疗的经济分析》,提出了一个惊人论述:由于国营供给体系,从1989年到2004年中国的人均医疗供给(主要是指人均拥有医生、床位数量)基本没有增长,而与此同时,几乎所有其他消费品的产出都有较快的增长。

  他认为,这一方面与人口以及经济快速增长有关,人口基数大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保健看病意识增强,需求增加了;其次,增长停滞则被归咎于中国医疗的国营供给体系,政府对医疗事业投入不足。

  近些年来,中国医疗支出快速增长,远超出GDP的增长。医疗支出与GDP的比例从1995年的3.86%上升到2003年的5.64%。而在医疗总支出中政府预算只占16%—17%,而个人支出占了55%—60%,大约7亿农村人口不得不自己掏钱支付医疗费用。这种需求增长、供给不足的矛盾,就导致了看病麻烦、医疗价格上涨。

  邹至庄认为,根本的解决之道是增加医疗市场的供给满足患者消费要求,以此平衡供需。鼓励多开设医院,尤其是能与公立医院竞争的民营医院。中国并不需要把所有的公立医院民营化,应保留好的公立医院,只要允许和鼓励民营医院存在,允许它们与国营医院之间进行竞争,让价格公道、质量上乘的好医院兴盛起来,最后受惠的是老百姓。

  图:

  降低医疗收费虽然可以减轻患者的费用,但也导致医院出于成本考虑有意不提供相关服务。

  曾强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