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希望你们也写出这样的文章(我在海外教中文)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3日03:46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自从1998年在日本中央大学担任汉语教学工作以来,我一直在尝试让学生用有限的汉语词汇写出高质量的文章。由于汉语是第二外语,再加上课时较少这一限制,即使到了二年级下学期,学生掌握的词汇仍然很少。但是,我坚持让二年级的学生写作文,并把它作为考试的内容之一。

  这些年来,我出过这样一些作文题:“新年”、“日本的夏天”、“日本的冬天”

、“21世纪”、“朋友”、“我的人生”等。当然,更多的时候是让学生自由命题写作。我总是反复强调,一定要写自己想写的、值得写的内容。我告诉这些20岁上下的日本学生,词汇和语法的运用,当然应该尽可能正确,但作为一篇文章,要给人以整体上的感觉和印象。也就是说,文章一定要有内容。

  去年的几次课上,我复印了人民日报海外版《学中文》专版登载的一位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学生和几位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学生的文章,让我的学生们朗读、翻译。尽管这几个学生的文章中有些词汇的使用不尽合适,但他们表达的内容及文章的整体气氛,是极易传达给读者的。由于年龄、身份和自己相仿学生们容易接受。我问我的学生们:读懂了吗?学生们的回答是肯定的。我又问他们:文章里所用的词汇难吗?他们说:不难。

  确实不难。尽管有些名词我的学生们不懂,但名词的意思比较确定,只要学过,一般就可以运用;没学过的,不懂的,在读文章的过程中学了,也就懂了。而一些动词和形容词的运用稍微难一些。但是,在这些文章中却运用得很好。对我的学生来说,他们是懂得这些词的意思的。他们承认,普林斯顿大学和墨尔本大学的学生文章写得好,而他们自己对动词及形容词的运用不是很理想。

  我认为,学生们动词和形容词运用不理想的根本原因,并不在于对词汇本身的理解和对语法的全面把握上有多大的问题。问题的症结恐怕是,不少学生在写文章时,把形式看得重于内容。所以,他们的大部分文章都很平淡,很形式化。比如,写“新年”、“日本的夏天”这些题目时,内容几乎是千篇一律,让我失望。实际上,可以从很多角度来写,可以写得非常独特、非常细腻。

  在读了贵版刊登的普林斯顿大学和墨尔本大学学生的文章后,我对我的学生们说,这几个学生有很好的感性,他们不做作,不隐瞒真实的自我,他们写了他们看到、想到和感受到的东西。我希望你们也能写出有相当水平的文章。我对他们强调,写你们想写的、非写不可的内容吧!如果生活中有些事感动了你、打动了你,只要你把它写下来,那就会是一篇不错的文章。当然,也可以写自己的一个想法,或者一个计划。

  自1998年以来,在近1000名学生按照我的要求写的作文中,还是有一些好的习作的。他们都是以内容,而不是以词汇量的多少将自己的习作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时间已过去很久,但我依然清晰地记着学生江熊美穗的两篇文章,一篇题目是《日本的夏天》(曾在贵版刊出),写出了她对姥姥的爱、对家人的爱;还有一篇写她买东西时与售货员的对话,写出了她与售货员想法的不同所带给她的小小的心理冲击。我也记得学生水野真一郎写他大家族100多人新年聚会的场面。我还记得学生五屋贵子写了题为《晚年》这样一篇独特题目的文章,她写道:晚年,我要到塔西提岛生活,为此,我要在年轻时努力工作,多存款。我也没有忘记韩国留学生裴一良在作文中表达的她“将来一定要攻克汉语”的这一决心。

  这些学生的作文在整体上给我以深刻的印象,关键在于他们的文章言之有物,写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我在课堂上结合他们的作文,向学生进一步提倡写作要以内容为重点,不要怕写错,不要怕出语法错误。

  在海外中文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教师不但要教会学生语法知识,还要鼓励他们写作文时有感而发。内容重于形式,一篇有语法错误的生动小文要好于一篇平淡无误、千篇一律的文章。

  (寄自日本)

韩应飞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