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城乡卫生协调发展 社会和谐民心暖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3日05:40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郫县奋力将“222”卫生工程化作“民心工程”纪实

  10月24日,正在忙着部署工作的郫县县委书记杨洪举突然接到一份来自四川省发展经济学会专家委员会的函:“根据省领导同志意见,郫县实施的‘222’卫生工程,对推动全

省卫生体制改革具有重大意义,我们需对其经验进行认真调研……”

  10月27日,由省政府科技顾问团副主任、原省社科院院长刘茂才、原省委办公厅副主任张兴廷、省发展经济学会首席专家李少宇等组成的专家团抵达郫县。通过深入到该县多家县级医院、村卫生站及镇卫生院作实地调研,并认真听取该县卫生部门的如实汇报后,专家们的评价是:郫县的“222”卫生工程不仅观念新,更为重要的是该县在切实推进城乡卫生一体化、力促城乡卫生协调发展的进程中,敢于从最广大的农村基层破题,使“城市反哺农村”在这里成为精彩而生动的现实;其成熟的经验值得全面推广……

  今天,无论我们置身郫县友爱镇的农科村,还是团结镇的平安村,都有浸透花香的清新空气扑面而来,让人不禁陶醉其间。放眼村庄,绿树红花映衬着的一幢幢川西坝子特色小院,披洒袅袅薄雾。这,仅仅是该县今年奋力推进的“222”卫生工程中,在各镇打造出的卫生示范村……

  说到郫县悄然撬动的“222”卫生工程,该县广大农民群众感慨颇深。尽管该县卫生部门负责人认为此项工程通过近一年的尝试性推进,还存在一些有待完善与进一步提高的地方,但全县的老百姓已深切感受到,这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民心工程。那么,相关部门是凭着怎样的“拳路”使这个工程在医疗卫生基础并不雄厚的郫县,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得以快速推进的呢?

  体系篇

  医疗卫生服务 城乡一体

  郫县卫生部门关于如何健全该县公共卫生服务网络,怎样完善县、镇、村三级联动的医疗服务体系可谓早已成竹在胸。为了建好公共卫生体系龙头,该县今年仅新建卫生执法监督所办公楼就已投资268万元。同时,14个建制镇今年以镇卫生院为依托,均建起了公共卫生所,各配备有3至4名专职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并做到人员、房屋、管理、经费、服务五落实。而按照计划,全县公共卫生机构到2007年都将有独立的办公场所。

  在完善医疗服务体系方面,该县今年尽一切可能,大大加快了以县级医疗机构为网口、镇公立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网身、村卫生站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为网底的三级医疗服务网络建设,以提高其硬件档次,扩大规模,改善就医环境。目前,不仅县人民医院住院大楼已进入实施阶段,县中医医院和县二医院的改扩建工作也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之中。

  在强化医疗服务体系内涵建设工作中 ,该县着力提高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今年,全县各医疗机构为了强化以病人为中心、人性化的服务理念,广泛开展了建人民满意医院、当人民健康卫士,建设诚信医院、诚信科室,做诚信医生等一系列深受患者好评的活动。不仅如此,该县各医院与科室、科室与个人均签订有《医德医风责任书》,在实行院务医务公开的同时,对药品、设备等实行统一招标采购,且需与供货方必须签订廉政合同。据统计,该县县级医疗机构今年药品“阳光采购”率达94%,镇卫生院和村卫生站药品集中配送率则达100%。

  建设篇

  夯实医疗卫生服务载体 着力镇村

  郫县卫生人深知,加强镇公立卫生院、村卫生站与卫生示范村这两个建设,是夯实医疗卫生服务载体,引导群众增强健康意识的重要途径。今年,他们在全县13个镇(除郫筒镇外)的公立卫生院均实施了以房屋建设、设施设备配置和规范化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以此实现对各镇公立卫生院的功能再造,使其整体服务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如按照统一风貌、统一配置等“五统一”为核心,他们对11个房屋设施较好的卫生院均已完成风貌改造,对另2个房屋设施较差的卫生院则将新建。

  对全县165个村卫生站全部实施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的“三化”建设,是郫县卫生部门推进“222”卫生工程所实施的又一重要步骤,该县县委、县政府已连续两年将此列入为民办实事目标。去年以来,该县分期分批对所有村卫生站拉网式推开“三化”建设:房屋、设施设备、标识、药品等,按统一标准建设、配置配备;实行城乡一体化管理,规范各种制度和服务;同时将县卫生信息网络延伸至村卫生站,农民健康档案、公共卫生和农村卫生信息等均开始网络化管理。建设资金上,该县采取政府引导,鼓励村站自筹的方式,解决建设资金。对建设达标的村卫生站,给予3000—10000元不等的补助。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该县总投入379.5万元,不仅实现一村一站,且165个村卫生站的“三化”建设均已基本完成,使其做到了色彩、格调、标识三统一;诊疗室、治疗室、药房三分开;每个村卫生站开通网络,配备电脑等必备设备。

  据统计,该县实施“三化”建设后,村卫生站的基本医疗服务量较此前明显增加,且每门诊人次的医疗费用由原来的9.8元下降至7.8元;而村卫生站的业务收入却提高了12%,农民群众对村卫生站服务的满意度达95%以上……前不久,市相关领导率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在对该县村卫生站的“三化”建设作专题调研后,充分肯定其做法和经验。

  在全面推进两个建设的同时,该县还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实施以健康教育、环境卫生、改水改厕、除害防病为主要内容的“卫生示范村”建设工程。今年,该县卫生部门在全县14个镇各选择一个基础较好、具备条件的村进行试点,且已成效初显。如各村以卫生站为依托,建起了健康教育专栏,向农民群众宣传防病科普知识;以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清污染等为重点,改善村容村貌。在“卫生示范村”建设的推动下,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建立起了“户收集、村保洁、镇清运、县处理”的农村垃圾集中清运模式,受到有关方面的高度关注,并有望在全国推广。

  制度篇

  织牢农村卫生保障网 制度先行

  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卫生支农制度,是广大农民群众享受基本医疗服务的重要保障和根本前提。

  该县的农村合作医疗在开始的2004年,其参合率便达到81%。去年,参合率已达91%。在此基础上,该县按照市政府的要求,今年又通过把人均筹资标准由30元提高到50元,镇卫生院的报销起付线从100元降至50元,报销比例由30%提高到60%,县级医疗机构的报销比例由20%提高到30%,住院治疗的中医药费用报销比例由50%提高到80% 等“四升一降”的举措,进一步调动农民积极性,使参合率达98.7%。另据统计,郫县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来,参合农民享受门诊医药费用补助已达25.8万人次,补助金额349.5万元,享受大病统筹补助约34000人次,补助金额逾1166万元。

  鉴于镇卫生院的服务能力相对较弱,医务人员技能良莠不齐的现状,该县今年开始把卫生支农作为保障群众基本医疗服务的一项制度建设来抓,并规定:县级医疗卫生单位对口支援镇卫生院,帮助其规划发展,建特色专科等;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需分期分批到镇卫生院工作一年,届满后进行轮换,而工资 、奖金由原单位发放;开展定期义诊服务,送医送药下乡。今年以来,该县已从县级医疗机构中共抽调了80名医务骨干分赴13个镇卫生院;且各帮扶单位还组织流动医疗小分队,深入场镇、村社院落送医送药,并开展义诊服务96次,就诊群众已逾13000人次。

  合作医疗与卫生支农的制度化、长期化,使该县农民如今不仅看得起病,小病不拖,大病不扛,且不出村镇就能享受到并不比城里人差的良好医疗服务;而常见病、多发病也无需再跑县城了。群众们想表达的是发自内心的感激:“合作医疗和卫生支农给我们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健康关怀。”

  点击“222”

  鉴于群众对医疗卫生的服务需求日益增长,城乡卫生差距大,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不断凸现的揪心现状,经该县卫生部门充分调研后,今年年初,该县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建设新农村,努力构建和谐社会,正式决定在全县实施“222”卫生工程,其内容包括:健全城乡一体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两个体系,加强镇、村卫生院、站和卫生示范村两个建设,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卫生支农两个制度。

  “222”卫生工程实施近一年来,市、县两级均给予了大力支持:迄今仅为其镇、村建设的财政拨款就已逾1200万元。而该县不仅对所有镇公立卫生院已完成的全面风貌改造等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走到了全市的前列,他们对全县所有村卫生站实施的“三化”建设,更是匠心独运。调查显示,全县老百姓对此的满意度达95%以上。

  奋力推进城乡卫生一体化,力促城乡卫生协调发展,是该县实施“222”卫生工程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如今,各医疗卫生单位服务能力已显著提高,各级医疗服务机构的软硬件建设跃上新台阶,使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了切实缓解。

  采写 李丰谷 王晶 蒋华莹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