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地点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3日09:10 上海青年报

  ■文/程小莹

  许多年过去了,我发现一些情景与人事被我的视线所洞穿。

  我经常怀着十分矛盾的心理生活在这个城市。目之所及,已经完全辨认出来的生活本质在我内心隐隐颤动。人际关系会带来悲哀。那隔了一层的,是性格的隔阂,或者是利益

。无赖之徒与精确算计都是生活里的剧本。人是不可以凑近了看的。经不起看。这时候,我想到许多陌生人。没有悲哀,这便是陌生。

  陌生人为我提供一些想象,这样的想象让我感到亲切。往好里想的经验可以让我释怀,这就像一些确切的地点常常使我快乐一样;就像和陌生人有话没话地呆着,有点吃力,忽然说起一个地点,是大家熟悉的,感觉就拉近了,仿佛有过一次约会。

  有许多这样的地点,经常会碰上陌生人的地方,诸如路口、站头、火车站月台、医院候诊室、酒吧茶坊……可以倾心描述的,渐渐地使人熟悉;但凡让人熟悉的,并且也同时被人注意到,总是可喜的,这艺术与世间显得更加真实。

  地点里因了陌生人的出现而有了意味;生活是展开来了,一些繁复的人物关系和细节被摺的很整齐,少量的对话让人际关系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并不一定使人发生联想,只是在时间和空间里挖了一个洞,不事张扬地留出个透气的地方供人愉悦和张望。我立在一边,无意间舒了口气。

  那是特质。陌生所产生的距离感,以及悄没声息地注意和被注意到的兴奋,来得真实而可喜。

  这是个有趣的话题。我关注城市生活与我们的阅读、书写,有许多时候,我在城市的某个地点发现,尽管这里的表面发生了变化,房子拆了又造,造了再拆;种树,挖树,修路,开店,等等,其实这个地点的基本元素没有变,变化的只是表面形态,一些地点作为这个城市的来历,形成了城市的底蕴。

  这时候不需要人物,那些让人不快的人与事儿,基本上就和一只流浪猫在草丛里穿越而过一样的让人觉得可爱或可怜。许多人带着好奇艳羡的目光打量我们的城市的时候,视点几乎永远是物质与奢华,那些地点在时尚评论家划定的“时尚地图”上按图索骥,似乎除了这些,就没有任何上海或城市的意思了。一旦离开这些时尚地点,便全然没了底气。

  在城市消费主义的影响下,生存空间就这样受到了某种潜在的限制。许多城市生活的真实地点便出了视野。城市生活的精粹反而被忽略了。那真的有些悲哀。我从悲哀的人际关系里走出来的时候,会路过一些真实的地点,见一些陌生人。他们为我提供了一些新的资源。让我走得更近;是因了城市的基本元素。那些有关上海的写作,为我们解读城市和人的命运。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