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兴宁经济步入科学发展新轨道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3日09:18 南方日报

  走出“8·7”矿难阴影

  兴宁经济步入科学发展新轨道

  走出围龙看梅州【兴宁】

  重点工程快速推进,规模工业有效增长,招商引资如火如荼……“8·7矿难”已经过去1年多,回眸兴宁,抹去了人们最大的担忧——一蹶不振、严重倒退,取而代之的是: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走上了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道路。有一组数字足以见证:今年1—9月,兴宁市完成生产总值39.5亿元,同比增长10.5%,居梅州市首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9亿元,同比增长31.1%;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11亿元,同比增长10.5%。

  攻坚破难,需要的是信心、智慧、团结、勇气。当今兴宁人民,不仅做到了,而且做得好,做得令人佩服。

  出实招:以重点项目托起新希望

  矿难过后,兴宁确实困难重重。该市为组织抢险和安抚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而且关闭了所有煤矿和矿山,直接造成每年减少税收收入3000多万元。水泥、运输等相关产业也大受影响,预计影响今年GDP减少4个百分点,连群众生活必需的燃煤也一度十分紧缺……更令人担忧的是干部群众人心涣散、对发展缺乏信心。

  面对重重的压力和困难,该市振奋精神、迎难而上——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以实现跨越式发展为奋斗目标,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招商引资和发展民营经济为工作重点,增创兴宁新优势,塑造兴宁新形象。

  兴宁市从具体的事情做起,一件一件地抓落实,真正做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好事实事:以3个“逾十亿元”的工程建设拉动兴宁经济向前发展。一是把实施总投资逾10亿元的“一库两区三路十项工程”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突破口,二是促成总投资超10亿元的一批招商引资项目早日投产见效,三是全长24.86公里的兴畲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投资总额逾10亿元。这3个“逾十亿元”的工程均可在3年内完成投资,有力地推动了兴宁经济社会的发展,让干部群众看到兴宁发展的新希望。

  除了这些“大手笔”,兴宁市还注重做好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小事”,解决了不少历史遗留问题:城区有300多处路面长期失修破损严重,最近全部修复;兴宁一中扩招发展用地问题得到落实;纺机厂等3个死火国有企业工人的买断工龄问题彻底解决,特困家庭大学新生上学问题也妥善解决;对1900多户因灾房屋全倒户,该市筹集帮扶资金700多万元,分类帮扶重建家园……通过这些“小事”,让百姓直接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爱,看到兴宁发展的希望。

  见实效:促工业经济实现新增长

  矿难以后,过分依赖地下资源发展经济的局面已打破,调整产业结构成为紧迫而长期的战略任务。狠抓工业发展,促进民营经济成为兴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调整产业结构过程中,注重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大力发展特色工业、绿色农业、现代商贸业、特色旅游业,积极培育电力工业、机电制造业成为支柱产业,改造提升工艺纺织业,逐步实现经济由资源消耗型向资源、技术、劳动密集复合型和环境友好型转变,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兴宁想方设法扶助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帮助民营企业提升技术水平,提高科技含量,鼓励民营企业挖潜增效。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初步把过去依赖资源型发展方式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培育支柱产业、扶强特色产业、提升传统工业上来,并取得明显成效。今年前9个月,该市工业经济不仅没有因受煤矿关闭影响而走下坡路,反而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骨干企业产值增长都在两位数以上,其中金雁电工增长79.3%,华威化工增长49.8%,富兴摩托增长261%,南丰电气增长107.6%。

  鼓实劲:抓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

  该市从重新整合园区资源入手,安排资金3000万元,全力打造西部工业区。今年4月与东莞市石碣镇正式签订了共建产业转移园区协议,按“可持续发展、共同开发、共同管理、利益共享”的原则携手共建,于今年9月获广东省政府批准成为梅州市首个广东省产业转移园区,并成功引进了大型项目广州云山汽车厂进园。新兴工业园区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已趋完善,园区管理办公楼和警务工作站即将建成使用,目前进园企业达14家,一批意向项目准备进园。

  在抓好园区建设的同时,该市转变招商方式,坚持专业招商、领导招商、园区招商、重点区域招商,立足“招大商、招好商”,力争在质和量上均取得实质性突破。今年来,该市共引进项目30个,意向(合同)投资金额14.58亿元。已经建成投产的,有总投资1.3亿元的华丰数码构件制造有限公司等;即将投产的,有新大众橡塑制造有限公司等项目;正在动工的,有总投资10亿元、首期投资3亿元的广州云山汽车厂,首期投资3亿元的广东海丰鞋业终端产品生产线项目,总投资5500万港元的台湾富泉食品,首期投资3000多万元的以纯制衣等项目。兴达电厂首期工程1号机组已通过“72+24”小时检测关,于2006年10月22日下午3时18分正式并入省网,进入商业运营阶段。

  “把困难踩在脚下,把希望握在手中。”这是广东省领导对梅州发展的殷殷寄语。兴宁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正以饱满的热情、奋发有为的姿态,率领兴宁百万人民,开拓创新,埋头苦干,创造美好的未来。

  80年出了40多位大学校长

  兴宁大抓教育夯实发展之基

  近80年来,兴宁培养出44位大学校长,兴宁市由此被誉为“大学校长”之乡。据不完全统计,现活跃在全国各条战线的兴宁籍专家、教授达3000多人,其中有博士生导师60多名,院士(含学部委员)5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兴宁籍专家有200多人。这组数据从一个侧面反映客家人崇文重教、开拓创新、奋发有为的历史缩影。而现在兴宁正在花更大力气抓教育打基础,为加快发展培贤育才。

  “今年兴宁高中阶段在校生人数38390人,每万人口在校生达339人”,“在校大学生18000人,每万人口在校大学生达160人”。这两组数字看似平淡,但教育行家的一句话“这个比例数字远高于全省甚至全国平均水平”,让人不禁惊讶经济欠发达地区也可以办出发达的教育。

  创新教育发展模式

  兴宁地处粤东北,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实在难以腾出更多的财力发展教育。但兴宁市始终坚持优先发展教育,特别是近年来在建设“文化大省”大潮中,树立抓教育就是抓新农村建设、抓和谐发展的理念,拓宽办学渠道,创新教育发展模式,集民智、聚民力,认真实施“一一三”工程,营造一个和谐的教育环境,抓住建设示范性高中扩大高中阶段教育这一龙头,突出普九、普高、职教三个重点,努力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效益,取得丰硕成果。

  高中阶段教育提速发展

  为让更多的初中毕业生有机会接受高中阶段教育,兴宁市把发展高中阶段教育作为一项基础性的民心工程来抓,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制订了扩大优质高中教育,扩充现有高中办学容量,全面提高高中教学质量的计划,逐项实施,稳步推进。

  在扩大优质高中阶段教育资源工作中,该市始终把建设示范性高中、发展城区和附城高中作为重点来抓,大力支持兴宁一中创建全国1000所国家级示范性高中,推动田家炳中学、市职业高级中学、龙田职中、沐彬中学、兴民中学、宁中中学等学校软硬件建设。并想方设法广筹资金,建立以政府拨款为主的多渠道经费筹措体制,管好用好省里下拨的调整学校布局资金,以政府贴息向银行贷款的办法加大投入,发动社会各界人士捐资兴建校舍,仅今年一中百年校庆活动中就获各界捐款2500万元。还采取积极挖潜,盘活存量,加强对教育资源的开发、整合和利用,一方面扩大现有普通高中的校均规模,以改建、扩建等方式,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和办学效益。另一方面实行完全中学初、高中分离,进一步扩大普通高中办学规模,科学调整初中生源招生规划,尽可能将完全中学的初中生源转让给初级中学。还在有条件的地方复办高中。同时,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多种形式办学,积极探索“国有民办”、“公办民助”、“民办公助”等多种办学模式,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发展民办高中。

  据统计,从2003年起,该市高中阶段教育连续扩容促优,共投入超过1亿元,新增校舍面积8.7万平方米,新建、改造运动场和校道5万平方米。高中生每年以2000人左右的速度递增,至2006年全市高中阶段在校生人数已达38390人,每万人在校生人数达339人,高中入学率从2003年的31.2%,增至2006年的75.4%,增加了44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在增加优质学位,扩大办学规模的同时,该市通过增加高中教师编制,充实师资队伍,加快课程改革,加强党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等“三个建设”,强化教育各项管理,促进管理上水平、上档次,不断提高高中阶段的教育质量。目前,该市优质学位已达81.3%。近几年来,平均每年为高等院校输送优质生源约5000人,年递增1000人以上。2006年,兴宁市8448名考生参加普通高考,专科以上入围6306人,高考入围率达75%;本科线以上2366人,总分700分以上118人,总分800分以上6人。

  投资看点

  交通顺畅快捷。兴宁是粤赣闽边际陆路交通枢纽,205国道、S225线、广梅汕铁路贯穿境内,梅河高速公路、兴畲高速公路均在兴宁设有3个出入口,每百平方公里公路密度达88.63公里,排在全省山区县(市)前列,火车客运、货运站距市区仅3公里。

  园区建设完善。富和产业转移园、新兴工业园及永和、华丰工业区位置优越,设施配套,服务周到,土地储备充足,已有18家企业进园。富和产业转移园是梅州首家被省政府确定的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

  能源储备充足。总装机容量达87万千瓦的兴达电厂首台机组已并网发电;境内已初步探明有39种矿产,钒钛磁铁矿储量居全国第二。

  工业基础较好。形成了机电、冶金、工艺、纺织、建材、化工、食品、医药等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生产体系;有广东明珠、华威化工、鹏鑫科技、南丰电气、金雁电工、兴宁电机、恒兴生物等7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其中广东明珠集团为上市公司;系列球阀、变压器、机电及工艺等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享有较高声誉;新圩、宁新分别被省列为工艺专业镇和纺织专业镇。

  亮点一览

  宁江两岸

  兴宁拥有300平方公里的宁江盆地,国道206线、广梅汕铁路、梅河高速纵贯城区,宁江两岸建设稳步推进,建成了20多个组团式住宅小区,市民安居乐业。

  东莞石碣(兴宁)产业转移工业园

  东莞石碣(兴宁)产业转移工业园,是梅州市首个被省认定的产业转移工业园。双方按照市场导向、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共同开发、共同管理。该工业园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总体规划面积9840亩,规划开发6000亩,首期规划建设1100亩。计划6年内分3期建成,主要承接电子工业、机电制造及其它高新技术产业,致力将其建成优势突出、产业密集、资源节约、效益明显和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产业转移示范平台。目前双方已共同投入2000多万元,完成首期征地1100亩,平整700多亩,工业园道路和供水供电等配套设施正在建设完善中。成功引进了总投资达10亿元、首期投资3亿元的广东云山汽车厂。

  明珠集团

  广东明珠集团是该市一家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壮大起来的,以突出阀门为主,多产业、多元化共同发展的上市公司。现已成为中国阀门行业的代表企业,中国通用机械阀门行业协会理事单位,中国最大的阀门生产基地之一,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和技术创新优势企业及省级重点阀门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先后获得多个国家级新产品和部、省优质产品等荣誉,并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产品广泛应用于全球的航天、机械、石油、化工、轻工、食品、制药、纺织、冶炼等多个行业。

  兴达电厂

  兴宁最大招商引资项目——兴达电厂是广东省“十五”山区发展重点项目之一,由香港华润、香港东方集团等合资兴办,总装机87万千瓦,总投资近40亿元。

  记者观察

  扫去阴霾重振雄风

  去年“8·7”矿难,使兴宁一下子在海内外“出名”了。可这“出名”的后面,多带着人们普遍的担忧,有人更是断言:兴宁的经济最少倒退3至5年。

  人们的担心不是没有一点道理。但灾难后不到一年的时间,兴宁就扫去阴霾,重振雄风,经济不但没有倒退,反而增长了,今年兴宁的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都呈两位数的增长,生产总值还名列全市的首位。兴宁干部群众在逆境中奋起,以新的形象宣示世人,可信,可钦,可敬!

  正视困难,变压力为动力,尽快稳定民心,凝聚起强烈的发展向心力,从具体的事情做起,一件一件地抓落实,惠及百姓,让人民重新燃起希望。在挫折面前,兴宁市稳住了局面,迎难而上!延搁了多年的兴达电厂,终于建成投产发电;“一库二区三路十项工程”,招商引资,兴畲高速公路,这3个共30亿元的大项目正在加紧建设……

  如今,全市上下形成共识,一心一意谋发展,实施建设新型工贸市、文化先进市、宜业宜居市的“三市”发展战略。方向已经明确,只需发奋努力,宏伟蓝图一定会实现。

  曾强翟永鸣

  本版撰文:

  钟国清李冲何辉凡黄山松

  题图为:兴宁城市美景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