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28岁女孩眼底出血,四大医院内分泌专家会谈糖尿病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3日09:19 南京报业网-金陵晚报

  【金陵晚报报道】话题一:并发症仍是焦点问题

  因为血糖控制不好,28岁女孩眼底就大片出血,年轻的银行经理得了糖尿病足。这些可怕的并发症,正吞噬着众多糖尿病患者的健康。

  南京市第一医院内分泌科的马建华主任告诉记者,最近他连续接诊了好几位出现严

重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

  其中一位28岁的年轻女孩,12年前就被查出患有糖尿病,病因不明确。这么多年来,女孩虽然一直在打胰岛素,但血糖控制得始终不好,有时血糖高达10至15,有时又正常。“这些情况没能引起女孩的注意,直到她眼底出现大片出血,”马建华说,“这个女孩子到医院来检查时,眼底一片一片地出血,已经达到四期,如果再不治疗,将可能年纪轻轻的就失明。”

  另一个年轻男性则是南京市某银行的部门经理,因为整天应酬而得糖尿病,他同样没有很好地控制血糖,结果双脚溃疡,出现了糖尿病足,病情进一步发展可能面临截肢的危险。

  “许多人都知道糖尿病并发症可怕,但超过50%的患者不知道自己得了糖尿病,知道自己有病的人,还有相当一部分人不重视治疗或者治疗不达标,这些情况都纵容了各种并发症的形成。”

  刘超表示,“事实上,如果是年纪比较大的人,起码还有预防意识,最怕的就是年纪比较轻的患者,因为对自己的健康自信,所以即使出现了异常症状也没能警惕,最终因为并发症才被送来医院,自然为时已晚。”

  据介绍,如果你发现自己有下列的情况,不管年纪大小,都应该考虑到医院检查一下,特别是血糖,因为很有可能,糖尿病已经缠上你了:

  1.进食多,但体重仍在持续下降;2.特别肥胖或消瘦;3.容易疲劳,休息后仍难恢复;

  4.容易出现感染,不管是尿路的、胆道的……甚至是灰指甲,而且特别难好、更易反复,可能是糖尿病的征兆;

  5.皮肤感觉异常,有麻木、疼痛、蚂蚁爬行的感觉,这可能是神经系统病变的表现;

  6.出汗特别多;7.女性有分娩巨大胎儿历史;

  8.性功能障碍,特别是男性;

  9.视力逐渐下降,可能是出现眼底病变导致;

  10.顽固不愈的腹泻或便秘;

  11.间歇性跛性下肢痛;12.皮肤瘙痒,特别是女性外阴瘙痒;

  13.心脏有问题,心动过速,可能是并发了心脏问题;

  14.结核病治疗效果不好。

  话题二:饮食要看血糖生成指数

  “要控制血糖,就必须达标,否则就没什么意义。”孙子林强调,“血糖忽高忽低,造成的危害,有时比血糖持续在高水平更危险。”

  对于血糖控制的标准,刘超给出一个简单的记忆方法——“5678”。简单的说就是,空腹血糖控制在5.6以下,餐后控制在7.8以下,就比较理想。而这也是目前南京医院比较通用的标准。

  不过需要提醒广大市民的是,有两类人在执行这个标准的时候,可以适当放宽,一类是70岁以上的老人,因为低血糖可能给他们带来更大的风险;一类是生长发育期的儿童,为了防止营养不良影响发育,他们可以在严格控制的同时,由医生决定是否适当放宽标准。

  “老百姓都知道,要控制血糖,一定要控制饮食,”朱大龙提醒,“比如吃低热量、低糖分的食物,但是现在有一个新的观点,就是血糖生成指数,有时候比含糖量更重要。”

  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数主要是反映人在吃下食物后,血糖上升的速度和幅度如何。

  “比如稀饭,因为水多,所以同样吃一碗,一般人认为这应该比干饭热量低,更保险。其实不然,稀饭的血糖生成指数比干饭高很多,所以吃下以后,血糖会在短期内迅速升高。而干饭吃下后,血糖会缓慢上升。两者比较起来,自然是后者更安全,更容易控制。”

  因此,患者在选择食物的时候,不仅要看热量和糖量,也需要注意血糖生成指数。

  一般来说,膳食纤维含量、加工精细程度和糊化程度高低(加水成稀粥的程度)决定了指数的高低。

  因此,膳食纤维含量高、粗加工、干燥的食物,是糖尿病患者优选的食物。而把低、中与高血糖生成指数的食物结合起来食用,不仅食物种类丰富,还能很好地控制血糖,比如把豆类和大米混合做成豆饭,用玉米面和黄豆面混合做成馒头、面条,主食和蔬菜搭配食用等。

  专家更为市民开出了简单的食谱,方便市民参考:

  血糖生成指数低的食物:大豆、花生、菜豆、扁豆(干)、红薯、豌豆(干燥)、荞麦、魔芋等。

  血糖生成指数低的水果:西红柿、黄瓜、樱桃、杏子、柚子、桃子、杏干、苹果、梨子、柑子、葡萄、猕猴桃等(香蕉虽然血糖生成指数低,但含糖量太高,也不适宜)。

  市民只要配合适当的烹饪方法,效果会更理想。陈艳萍朱菁菁

  (编辑小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