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孙中山精神:国共团结合作的纽带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3日09:43 南方新闻网

  孙中山诞辰140周年

  林家有,中山大学孙中山研究所原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首次国共合作:北伐打败军阀

  第一次国共合作发生在上个世纪20年代,这次国共合作的建立的根本原因在于当时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着中国的封建军阀“困兽犹斗”,破环了中国的和平统一与主权的独立完整,造成中国“祸乱相寻”,民不聊生。

  从当时的情况看,无论是国民党还是共产党,都无力量靠一党的力量完成反帝反封建军阀,统一中国的历史使命。为了拯救中国,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国共两党都需要团结和合作。因此,国共第一次合作,合力革命,不是共产党人或孙中山个人的意志所能左右的,它是革命的需要,人民的需要,也是国共两党领导人“适乎时代的潮流,合乎人群的需要”共同倡议、共同努力的结果。

  1924年1月20-30日,以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为标志的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正式建立,标志着中国革命力量的新统一,开辟了国民革命的新局面。从此,中国掀起了大革命的新高潮,随着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镇压了广东商团的叛乱,为北伐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和创造了条件。

  尽管孙中山的壮志未酬,于1925年3月12日病逝于北京,但由他亲自开创的国共合作新局面则经受了考验,国共两党坚持革命的志士,排除干扰,同心协力筹组国民革命军,作了大量的北伐准备工作。

  北伐胜利的取得,最重要的原因是孙中山和中国共产党建立了联合战线和他制订了联俄、联共和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得到了工农大众的广泛支持。后来,由于蒋中正在1927年4月发动清共的政变,孙中山和共产党人共同缔建的国共第一次合作统一战线,最后破裂。国共两党共同领导和发动的轰动全球的第一次国内大革命运动也宣告完全失败。

  国共二次合作:打败日本侵略

  1931年9月18日,日本在东北发动侵华战争,中国人再次蒙上民族的耻辱。事实证明,国共两党的合作,对于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害。

  日本发动侵略中国,把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使得中国的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国内矛盾,则退居为次要的、服从的地位。由于日本加紧侵略中国而引起的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也迫使蒋中正国民党政府对日政策的转变,由消极抗日转变为积极抗日,由积极反共转变为有限度的合作。中共也由“抗日反蒋”到“逼蒋抗日”的转变。这就使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出现了新的转机,具备了必要的前提。

  1935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扣压蒋中正,迫使蒋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第二次国共合作是民族危机严重的关头,迫使国民党领导人蒋中正接受中共的条件,签订共同抗日的协议,实现国共合作。这次合作以实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一致抗日为政治基础。随后红军改编,接受蒋中正为统帅,共同抗日。这次合作没有统一的正式机构和共同纲领,两党都掌有自己的军队和政权,具有民族性和广泛的阶级基础。国共两党合作共同抗日,经过8年艰苦奋斗,终于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实现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第一次取得抵抗侵略者的彻底胜利。

  从1937年9月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至1946年11月国共合作彻底破裂,第二次国共合作经历了10个年头。这次国共合作对打败日本帝国主义起了决定性作用。

  期盼再次合作:“和平、奋斗、救中国”

  1949年以来,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分裂分治,共产党和国民党一度对立对抗,人为地将海峡两岸的中国人的情与义分割,带来心灵的创伤。由于李登辉执掌国民党大权,在台湾本土化理念的指导下,使国民党失掉了台湾的统治权,又由于国民党本身的黑金政治和淡化孙中山的建党理念,使国民党陷入空前的危机。

  国民党前主席连战为坚持孙中山“和平、奋斗、救中国”遗教,为两岸中国人的福祉与国家和平统一,于2005年4月勇敢地率领中国国民党代表团访问大陆与中共领导人胡锦涛总书记等人,共商国是,确立“为民族立生命,为万世开太平”,“坚持和平”,“走向双赢”的两岸愿景,实现国共两党的共同目标:复兴中华,达到“中国富强、人民康乐”。这是50多年来,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以善意为出发点,以信任为基础,以两岸人民的福祉为依归,为民族的长远利益考虑,作出的英明决断,为国共两党现在和未来的合作奠定了政治基础。连战与胡锦涛的握手感动了全体中国人,震撼了全球。

  现在,我国已经进入了新的民族复兴的历史时期,国共两党应当根据国共两党两次建立国共合作的历史经验和要求,根据全国人民,包括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的要求,实现第三次合作,完成孙中山“统一祖国、振兴中华”,“和平、奋斗、救中国”的伟大理想。

  (本文有删节)

  国共两党分合中国政坛大事

  国共两党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的两个政党,国共两党不仅人数最多,而且容纳了中国社会的许多精英分子,所以影响也最大。两党的分合不仅使中国的政局发生震荡,对于中国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复兴的影响也是深远和巨大的。可以这么说,离开国共两党,近现代中国的许多重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都难以解决。国共两党曾经有过两次合作,两次合作的历史条件不同,但都是由当时的政治形势的特点和国共两党在一定革命阶段的共同利益决定的。

  现在,我国已经进入了新的民族复兴的历史时期,国共两党应当根据国共两党两次建立国共合作的历史经验和要求,根据全国人民,包括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的要求,实现第三次合作,完成孙中山“统一祖国、振兴中华”,“和平、奋斗、救中国”的伟大理想。

  链接

  2005年连战破冰之旅访问大陆

  胡连会共同话题:继承孙中山精神

  2005年4月26日,连战率国民党三位副主席访问大陆,4月26日启程赴大陆。南京是连战本次参访的第一站,连战成为56年来第一位拜谒中山陵的中国国民党主席。

  2005年4月29日,胡连会,举世瞩目。胡锦涛致辞:他(孙中山)在全国各族人民和一切爱国人士当中有着崇高的威望,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对他怀着崇高的敬意,从来就是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合作者、继承者。

  中山先生也把中国共产党人当作自己的好朋友。在当年,中国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中山先生第一个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这理应继续成为我们两岸的中国人共同的追求和责任。中山先生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留下了许多珍贵的精神遗产,值得我们永远继承和发扬。

  连战致答谢辞:中山先生弥留的时候一再要大家和平奋斗来救中国,和平奋斗事实上不是那个时候的一个专利,而是大家要共同努力,一直到今天,我都信奉不渝。

  秉持这样的精神,我都相信双方假如继续加强我们相互的理解和信任,我相信一定会给我们两岸所有的人民带来更好的、更多的安定,更好的、更多的繁荣,同时更重要的是给两岸带来亮丽光明的希望和未来……

  鸣谢: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

  图:

  孙中山同李大钊步入国民党一大会场,这成为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标志性画面。

  孙中山病逝后,东征军举行追悼大会。前者为蒋介石,其后持祭文者为周恩来。先生虽逝,国共合作格局犹存。

  (南方都市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