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新农村建设不是要消灭农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3日09:53 东方网

  万润龙作品集花5.5万元钱,就可拥有一套天目山麓、千岛湖畔的乡村公寓;家境贫寒的农民自家不用出一分钱,就可以将破旧的住房改建为新房,而且从此可以拿工资。有这样的好事吗?

  本月10日至14日,由文汇报读者服务中心与浙江联众乡村资源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都市老人乡村休闲养老生活》在威海路755号文新大厦一楼开始展示,数千名读者来到展览

现场,观看“城仙居”的设计模型、地理位置、交通路线及在这种乡村休闲公寓生活的具体细节。至少有300名读者填写了订购单或报名单,愿意到浙江临安等地已建、在建或规划中的“城仙居”看一看。

  大约半个月前,笔者在浙江东阳市参加了一次全国性的村官大会,与会的村官来自全国各地,涵盖几乎所有56个民族。就在这次大会上,浙江联众公司的“城仙居”项目同样引起了村官们的广泛兴趣。联众的两位老总发言之后,与会村官一拥而上,希望与联众建立固定的合作关系,不少村官干脆邀请联众公司前去创办“城仙居”。

  “城仙居”何以如此受欢迎,参加这次村官论坛的专家顾益康先生说的一句话让笔者深受震撼:“新农村建设不是要消灭农村,而''城仙居''模式恰恰是让农村富起来,美起来,文明起来。”

  笔者重读了党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有关文件,发现党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有20个字十分经典,那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笔者认真研究了“城仙居”的内涵,发现“城仙居”这种模式与这20个字竟然十分吻合。农民加盟“城仙居”之后,不但破旧的住房变成了新居,而且有了一份稳定的工资,工作从从事第一产业转为一产、三产并举,还带动了二产(乡村工业),为了吸引更多的城里人到来,村容村貌必须有所改变,城里人的到来和居住,也会改变村民的生活习惯,由于参与“城仙居”的经营和管理,村干部乃至村民的民主意识同步提高。可以说,“城仙居”不仅仅是简单的“城里人到乡村去养老,去休闲”,她是全方位地参与了新农村的建设,上符合中央精神,下受到村民欢迎。

  笔者常在农村采访,发现有的地方也在叫“新农村建设”,但做法却很难让农民满意。要么是大拆大建,把农村改造成城镇,要么是建广场,造高楼,还美其名曰“城乡一体化”。一些乡村干部在介绍村情时,常常“用数据说话”:多少农民外出打工,多少经费用于拆旧建新,多少土地改造成工业开发区。说来说去一句话,就是把农村变成城镇,把农民变成城里人。

  笔者去过欧洲,也采访过日本的农村,那里的农村田园风光与城市迥然不同。尽管有高度发达的农用机械,有城市人一样的富裕生活,但农村依然是农村,美丽的自然风光是农民们引以自豪和吸引城市人的资本。

  “城仙居”模式告诉我们,新农村建设可以不以“消灭农村”为代价,而让农民享受现代文明的成果,最终达到城乡共同富裕。这是“城仙居”之所以受到专家和村官一致推崇的根本所在。


作者:万润龙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