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德被苍生墨润性灵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3日16:16 人民网
-->

  各地最新人事变动专题

  

  地方频道邀您加盟谋共赢

  2006年地方领导访谈回顾

  人民网最受关注地方领导

  腐败曝光地方周刊 视频

  

德被苍生墨润性灵

  《德被苍生》

  “读画读心”,读一幅好画,就是和画家的一次无声的心灵交流。大凡有成就的画家,按其天性、禀赋和气质,都是敏感的诗人,都是很深沉的哲学家,他们对这个世界有独到的、执著的认识,通过画面给我们许久的震颤和享受。李德哲,著名学者、博士画家,其大写意水墨画作品具有“骨气洞达、质朴厚重”的风格。2006年7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李德哲博士水墨画展”,9月,他的作品应邀搭载我国第一颗航天育种卫星――“实践八号”卫星畅游太空,成为全国获此殊荣的十位书画家之一。著有《走出星辰走出梦》、《飞翔的眼睛》诗集两部并被授予“中国桂冠诗人”称号。读他的画,总给我一种博大精深的气象。

  这幅由李德哲杨晓阳画罗杨题的《德被苍生》图,综观整幅画面,树实人虚,虚实相生。浓密的古松占了画面的大半部分,虬枝曲节,在错综交杂中书写刚劲的毅力,一些苍凉的味道油然而生。松叶茂盛,沐了千年的风霜,依然在贫瘠的黄土上安详地微笑。大片的浓密,在画面上重重地铺洒着,那是长久积蓄的历史,在旺盛地生长着。原野上的大树,是一位守侯的长者,他孤独地站立着,沉默着,思考着……变了的是岁月和容颜,不变的是沉稳和意志!它也像一位慈祥的母亲,用宽大的肩膀,撑起一片悠远的天空。“大树底下好乘凉”,隐约地看到远处两位休憩对饮之人,画家以淡墨着色,以人衬树,远近谐调,产生了悠远的视觉空间,更烘托出松之苍劲坚毅,以树审人,悠闲的山野风气与目前物欲横流的社会氛围产生了明显的对比,有此世外桃园,此生何憾啊!清雅宁静,山林野鹤,道清聚凝,不闻世事,闲情逸致,对弈饮酒,今世何存矣!

  画面右上角,题有“德被苍生万古长青”八个字并落款。松的原型意象最早见于《诗经·小雅·斯干》,因其树龄长久,经冬不凋,松被用来祝寿考、喻长生:“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青松的这种原初的象征意义为道教所接受,遂成为道教神话中长生不死的重要原型。在道教神话中,松是不死的象征,所以服食松叶、松根便能飞升成仙、长生不死。正是不老的青松有了不朽的神气,让世间万物在此得以栖息繁衍。历代解《老子》名家皆曰:“德者,‘道’之功也。”“德者,‘道’之用也。”“德者,‘道’之见(现)也。”总结其含义,即:“德”是“道”的具体体现形式,而“道”则为“德”的内容。老子作为道家宗师,主张无为而治,“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他的许多思想给人玄虚的感觉,细细品味,无为其实是超越执着之意,在若有若无,自然而然间成就那么一种境界:神定气闲,举重若轻。就像画面上的古松,那么不经意地呼吸着,生长着,根深叶茂,延展的绿荫感化了世间凡拙的心灵,让他们丢弃尔虞我诈,回到朴素的和谐社会。

  要长成一棵古松是多么不易,拥有一棵古松也是一种福分。你我的心里,也许就有那么一棵古松。

郦海燕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