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申扎县巴扎乡畜产品纯盈利40余万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4日01:25 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周明江

  日前,记者在那曲申扎县巴扎乡7村采访时,村民们正在谈论一件大喜事:村里准备分红,每人现金500元,这让村民们喜上眉梢。

  7村是申扎县小康建设示范村。走进村里,但见村容整洁,气氛祥和。乡亲们见来了

客人,热情地把我们迎进村委会。7村的村委会修得很漂亮,是适用的玻璃暖房,虽是寒冬时节,但一进屋就感到阵阵暖意。打好酥油茶,摆上手抓肉、糖果,乡亲们和记者在乐融融的气氛中聊起了草原上的变化。

  据乡亲们介绍,1997年,7村通过小额信贷到县农行贷款70万元,乡亲们没有把这笔资金分散使用,而是公推村委会老支书希巴牵头,在当地做起了畜产品生意。这样一来,当地的畜产品资源优势得以显现,每户的畜产品都由村里统一收购,由希巴到外面找市场出售。他们说,去年,邻村的山羊绒每公斤均价是240元,而我们的则达到了266元。我们还帮8村、9村卖了一部分呢。到今年,乡亲们算了一笔账,还清了70万元贷款后,已盈利40多万元,其中,8.5万元补贴到村民修房子上,一部分则用于乡亲们的福利:已先后给村民分发粮食2.5万公斤,还给每户分发了太阳灶、洗衣机、电视机、卡垫……接下来,又要给每个村民分红500元。算一算,还剩下12万余元现金,大家一致同意,这笔现金就作为滚动发展的本钱,绝不能吃光分光。

  老支书希巴说起这些年的变化深有感触。他说,是党的富民政策好,我们赶上了发展的好时机。现在,全区上下都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我们有信心在申扎县走在前列。希巴说,日子好了喜事也多了,我们村出了历史上第一个大学生,我和党员们还给他捐了1300元钱,算是鼓励。村里有个新规定,谁家的小孩只要能考上初中、高中,都从公积金里奖励500元钱,日子过好了,人的素质更要提高,牧民持续发展才有希望。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