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鸡毛蒜皮”的事 爱心促进社来帮你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4日02:56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昨日,由石岭社区和10多家社区个体企业共同发起,旨在为社区居民提供“鸡毛蒜皮”式救助的民办非企业组织——成华区青龙街道石岭社区爱心促进社获准成立。

  “ 社区爱心促进社其实相当于‘社区工会’组织,主要是通过汇集社区范围内中小

型企业的各自救助资源来实施救助。”省城乡社区建设专委会专家就此称,利用社区内的中小型企业组织建立社区级救助平台,构筑“民间救助第三层”体系,是成都市进一步完善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的一大创新。

  据主管部门成华区民政局有关负责人称,这是成华区在社区建立救助网络,打造“以救助推动救助”的一种新模式,随后这一救助体系和模式将向其他社区延伸,力争在该区98个社区内分别建成类似的促进社,并与区、街道的民间救助体系进行立体整合,构成三层民间救助网络体系。

  促进社救助小到柴米油盐

  “与区上和街道的救助平台相比,我们提供的救助是一种‘鸡毛蒜皮’式的救助,但实施救助的力量是长效的,即只要企业在,救助就存在!”据介绍,促进社最大的特点是不仅救助内容广泛,深入生活方方面面,而且救助直接植根于大大小小的社区企业。

  首先,援助来源是“泉水型”的:一是促进社成立时有关企业筹集了一定的启动资金;二是入社的企业组织每年还将在收入中“预算”出一部分利润来作为后续援助支撑;三是如果居民突遇大病需要特别援助时,促进社可以开专题会讨论另外筹资给予最大限度地援助。其次,在援助形式和内容上推行“造血型”救助,并达到“以救助推动救助”的效果。据介绍,促进社除提供助学、医疗等传统的物质和现金等救助外,还将提供生活福利性援助、文化娱乐方面的救助和上门与孤老聊天等帮助。目前天地圣苑等部分集体经济组织,已制定出设立专项的福利性援助(补助)计划,如根据发展情况不定期给居民发放香皂、洗衣粉,米、面等福利品。

  将与其他救助平台进行立体整合

  “促进社相当于居民自己的救助平台,居民有困难,促进社就会主动想办法进行解决!”据成华区民政局长李香贵介绍,成华区通过社区促进社这种形式,将进一步汇集各种类型的社区企业,积少成多,逐渐在有条件的社区内建立类似的民间救助平台,并与区、街道的救助平台实施立体化整合,“以救助推动救助”,构筑成完善的城乡救助体系。

  李香贵称,社区爱心促进社是成华区构筑的“民间救助的第三层”体系,既是最基础的民间救助平台,也是区、街道救助平台的延伸和补充,它的存在和发展基础是社区企业,只要发起企业存在,那么救助就不会消失,而且救助的方式更加灵活、更加针对居民的实际需要。

  匡华伟 本报记者 林枫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