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民意不能止步于表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4日03:16 大河网-河南商报

  江苏南通火车站建成仅仅两年,爆破后开始重新“改扩建”。无论重建的原因是什么,多数民意认为这需要问责。(11月13日新华网)

  火车站建成仅仅两年就改扩建,要么是现在的做法有问题,比如搞攀比建形象工程;要么就是以前的做法有问题,比如质量不过关或目光短浅。那么,“民意认为需要问责”是顺理成章的事。但是,南通铁路办公室副主任在深知老百姓“意见相当大”的情况下是这

么对记者说的:“南通火车站重建要不要问责?我看就不要问责了。问谁的责?能建就已经相当不错了……”

  “问谁的责”的确是个大问题,老百姓也有些茫然,是问责“原南通火车站的设计单位和设计者”,还是“原南通火车站的项目负责领导”,或者“铁道部相关部门负责人”?对于一件事,它的责任人是模糊的,也没有人出来说明谁该面对民意,老百姓能怎样去问责?更重要的是,“我看就不要问责了”不但是在以“官意”取代民意,而且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在民意和“官意”不一致的时候,民意往往没有发挥作用的途径,只能嘴上说说罢了。

  这些年来,民意的表达渠道多了,这是好事。但是,民意不能止步于表达,它需要有人去收集,进而作出妥善处理。而且,这不是“可做可不做”的事,这样一个机制,是建设政治文明不可或缺的一步。如果民意的一再落空并不是因为民意本身的原因,那么老百姓除了眼睁睁看着“官意”的表演,还能说些什么呢?反正说了也白说。

  ■李辉(市民)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