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长征路上的《红星》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4日08:29 人民网

  《红星》报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工农红军的机关报,1931年12月11日在江西瑞金创刊。红军长征后,在敌人前堵后截的险恶环境里,《红星》报仍坚持不定期出版,手刻蜡纸油印,先后由邓小平、陆定一担任主编。

  长征中,《红星》报是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唯一的报纸,由红军总政治部负责编辑出版,共出长征专号28期,最长15天出一期,最短2天出一期,及时地传达了党中央、中革军

委的战略部署与战斗指令,宣传了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传播了红军与各地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的胜利消息。《红星》报工作人员在长征途中,用两副扁担挑着4个铁皮箱子,跟随中革军委昼夜行军。箱里装着办报的全部设备:1台钟灵牌油印机(到湖南扔了,换了个手滚油印机)、几盒油墨、几筒奥国蜡纸、几支铁笔和一些毛边纸等。边走边构思稿件,休息时就赶紧动笔写稿,住宿时马上打开箱子刻写、油印,4个铁箱子就是办公桌。每期印700份至800份,发至连队。

  这些珍贵的报纸是四开四版的油印报纸,文章短小精练,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朴实。除了社论、要闻、专电、消息、前线通讯、战绩、捷报和国际时事外,还辟有“扩大红军”、“红星号召”、“响应号召”、“党的生活”“红军生活”、“红军家信”、“群众工作”、“读报工作”、“红军纪律”等专栏,并刊登“山歌”、“红军歌曲”、“俱乐部”、“小玩意”等丰富多彩的小栏目。

  1934年10月20日,《红星》报出版了第一期长征专号,在《突破敌人封锁线,争取反攻敌人的初步胜利》的社论中,传达了党中央、中革军委关于从南线突破粤军封锁线,沿赣、粤、湘、桂边境,到达湘西会合红二、六军团的计划。

  1935年1月15日,《红星》报第三版以《伟大的开始——1935年的第一个战斗》为题报道了红军强渡乌江的战况。通讯中谈到这次战役取得胜利的原因,用了200多个字,既概括精练又有具体事例,富有号召力。

  1月,党中央在贵州召开遵义会议,《红星》报在2月10日至3月4日,发表了《为创造云贵川边新苏区而斗争》的社论,并刊载了《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与中革军委告全体红色指战员书》、《军委纵队党的干部会议决议案》和《准备继续作战,消灭周纵队和四川军阀》的社论。这些重要文献在及时传达党中央、中革军委关于红军长征的战略方针的同时,也传达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党的遵义会议的精神,要求全军指战员坚信在党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的正确结论与领导之下,团结一致夺取革命战争的胜利。

  为顺利通过彝民区,《红星》报发表文章,要求红军指战员“努力实现总政提出的四大号召”,每个战士送一件礼物给彝民,争取彝民当红军,以扩大彝民游击队;绝不打彝民的土豪,遵守红军的纪律不脱离彝民群众;每个连队与驻地彝民举行联欢。5月20日,《红星》报接着又发表了《迅速渡过大渡河,创造西北新苏区》的社论,号召广大指战员以百倍努力争取彝民,采取各种方法与他们发生亲密关系,抓住他们反军阀的热情,组织彝民游击队,开展革命战争。由于红军模范地执行了党的民族政策,受到彝族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为顺利渡过大渡河创造了条件。为了庆贺中央红军先头部队和红四方面军先头部队会师,提高红军指战员对会师意义的认识,1935年6月15日,《红星》报发表题为《伟大的会合》的社论,明确指出: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合“是历史上空前伟大的事件,是决定中国苏维埃运动今后发展的事件”。中央红军各部队遵照中央的指示,进行了两军会师意义的教育,从精神上、物质上做好了会师的准备。广大红军指战员对即将到来的会师欢欣鼓舞,信心倍增。

  《红星》报在长征中起到了宣传者、鼓动者和组织者的作用,在艰难困苦的生活和险恶的战争环境中,就像一颗璀璨的红星,闪耀在红军战士的心头。

  (《党史纵览》授权人民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