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官民和谐”说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4日09:15 四川在线

  据权威报道,前不久中非论坛期间,为保北京道路畅通,北京市有49万辆公车遵照指令停在车库没有上街,政府也通过公告和短信的形式请市民为中非论坛给予“方便”,理解和配合政府的某些城市管理临时措施。据统计,北京市为此次论坛投入的工作人员达80万之多。

  本来,如此空前规模的外国首脑聚会,同时又是奥运会前的一次热身预演,政府采

取一些非常措施进行管理也无可厚非。然而,有些原本很正常的事情,一经某些新闻媒体和专家学者的饶舌鼓噪,立马就可以给它上升到紧跟形势、围绕“中心”的高度上去了。拿上面所举事情为例,因为论坛举办那些天49万辆公车停驶,所以有几十万公仆没有“坐骑”可乘,只有乘公交车或打的,呈现一派“与民同路”的景象;政府公告和短信的措辞温文尔雅,表现出一副“与民同等”的姿态。于是乎,一些媒体和专家学者们欣喜不已,纷纷发表高论,称这是一个 “官民和谐”的典范。

  说实话,你还不得不佩服这些专家学者的思维水平,如今言必称和谐,“官民和谐”这个名词的确很新颖,很有创意,看来为了尽快适应构建和谐社会新形势,他们是颇费了一番脑筋的。然而,普通市民日复一日地早出晚归,冒严寒顶酷暑,蹬单车挤公交,从来也没有听到有谁把他们称作是什么“和谐”。而今天一些官员才走了几步路,挤了两天公交车,就被一些人赞不绝口,大肆颂扬,忙不迭地冠以“和谐”之美名。官员们停用了几天公车,却并不是因为心痛你人民的血汗钱,不是真正地就此而与群众“同甘共路”、构建城市和谐交通,而是为了执行上面的指令,要与上面保持高度一致,说到底是为了顾全自己的面子和国际形象,连装模做样都还说不上,这“官民和谐”又从何谈起呢?将人民公仆不用严词训诫人民说成是“主仆和谐”,分明就是一个颠倒了的主仆关系。论坛是政府举办的,如此规模和影响的国际活动,交通管制也好,城管执法也好,外地车辆人员限制进京也好,老百姓没有谁能够说半个不字,即便有人心里有点想法,但恐怕也没有谁敢做出什么“表达意愿”之愚举。既然如此,政府发布公告或短信就没有任何根据和理由使用那些严厉的措辞,倘若真有哪个胆大包天的“方脑壳”冲撞了这次活动,他政府按照有关法律去处理就是,而事前针对广大民众进行“有罪推定”式的所谓告诫,本身就是不尊重公民权利的行为。令人可笑的是,在某些媒体和专家学者眼里,懂得最起码的礼貌和尊重,能够使用最基本的文明用语,居然成了某些政府部门最值得称道的一件事情了,不然何来“官民和谐”之说呢?由此可见封建意识之浓厚,已是根深蒂固。

  如今中非论坛曲终人散,49万辆公车又重新驶上北京的街道,坐专车的依旧还去坐专车,挤公交的依旧还是挤公交,官还是官,民还是民。所谓“官民和谐”,不过是昙花一现的一场海市蜃楼而已,当然也没有几个老百姓会真正陶醉于那三五天的“和谐”梦境之中。不过,倒是有不少善于领会精神,擅长摇唇鼓舌的所谓专家学者,将官员们的一举手一投足都作为他们“马屁理论”的指导思想,一日不闻官屁,一日食不甘味,成天都在挖空心思地琢磨着怎样才能做出一些“马屁文章”来,至于什么社会问题,人民疾苦,他们是不会去关心的。对于这些专家学者们捧抬出来的所谓“官民和谐”,老百姓除了嗤之以鼻而外,谁也不会拿它当做什么玩意儿。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