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残疾人医疗救助基金有望建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4日09:29 南方日报

  《广州市残疾人权益保障条例》结束征求意见

  残疾人医疗救助基金有望建立

  患病负担过重可申请补助

  本报讯(记者/陈洁娜见习记者/郑佳欣)广州有望建立残疾人医疗救助基金和保险基金,残疾人的最低生活保障金、贫困残疾人专项补助金发放范围和标准还将随着广州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步扩大和提高。记者获悉,《广州市残疾人权益保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昨日结束向社会征求意见。《条例》如获通过,广州的残疾人在康复服务、医疗、住房、教育等方面将更有保障。

  [康复服务]

  街道须配建工疗站

  《条例》征求意见稿规定,市、区(县级市)政府和社区应当按照规定的标准建立残疾人康复医疗和康复训练服务设施,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建设以市、区、县级市康复中心为骨干、社区康复机构为基础、家庭为依托的社会化康复服务体系。街(镇)建立以精神病和智力残疾人为主要对象的过渡性康复、就业服务的工疗站,工疗站可以单独设置,也可以与残疾人康复医疗服务设施统一设置。

  按照《条例》,持有广州市残联核发的《残疾人证》的学龄前残疾儿童,每年可以在残疾人康复医疗服务机构享受一定期限的免费康复治疗,可以在康复训练场所享受免费康复训练服务。

  [医疗]

  患特定慢性疾病核准后可给予医疗费救助

  《条例》提出,市政府应当将残疾人的基本医疗和康复医疗服务纳入社会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范围。具体规定包括:家庭生活水平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的残疾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生活贫困残疾人除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外,还可享受贫困残疾人专项补助金。

  《条例》还要求,建立残疾人保险基金,帮助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参加社会保险,单位支付部分由保险资金支付,个人支付部分由扶养人支付。此外,将设立广州市残疾人慢性疾病医疗救助基金。残疾人患特定慢性疾病,由于治疗疾病导致个人负担过重影响基本生活的,经本人申请,残疾人联合会核准,给予一定的医疗费救助。

  [住房]

  双特困残疾人家庭可申请廉租房补贴

  广州市现有残疾人约28万人,占户籍人口数的3.87%。由于残疾的影响和外界的障碍,许多残疾人生活比较困难,长期居住在土坯、杉屋等危房中。《条例》对此作出规定,有本市城镇户籍的双特困残疾人家庭,可以申请廉租房或租赁住房补贴。政府有关部门在建设安居房时,在楼层分配上对残疾人应予以照顾。农村居住在土坯房、寮屋或者危房的残疾人,可以申请政府资助,新建住宅,经当地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免收宅基地管理费和土地使用费。

  [就业]

  非残疾员工本人原因单位不得辞退

  目前残疾人就业不稳定,任意辞退残疾人的现象比较普遍,而残疾人一旦被辞退,一般很难再找到工作。

  《条例》对此进行限制:用人单位应当依法与残疾职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并为残疾员工购买养老、医疗、工伤等各项社会保险;非因残疾员工本人原因,不得解除劳动合同。残疾人本人原因是指残疾员工自主要求解除合同或者残疾员工违反单位劳动纪律等情形。用人单位自依法签订或者解除、终止劳动合同之日起30日内向本级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备案。

  [教育]

  各类学校不得因残疾拒绝招收残疾学生

  市残联曾调查发现,有部分教育机构存在忽视残障儿童教育权利的情况。《条例》规定,各类幼儿园、小学、普通初级中等学校必须按照就近、便利原则招收能适应其学习、生活的残疾儿童和少年入学(园)。各类学校不得因其残疾而拒绝招收残疾学生。有条件的学校还应当为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提供康复帮助。

  未成年人残疾学生接受义务教育,学校免收书杂费。普通高中、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及市属普通高等院校对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学生减免一定比例的学杂费。

  图:

  残疾人目前就业不稳定,加强技能培训迫在眉睫。图为残疾人技能竞赛。资料图片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