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学子“网抄”,情非得己?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4日09:30 浙江在线

  上周,复旦大学就校园学术诚信问题日前在学生中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当被问及如何看待当前中国大学生论文“水份”偏高、甚至有的高校学生论文被发现直接从网上“裁剪黏贴”拼凑的问题时,竟有42%的受访同学认为“他们是不得已而为之”。(11月13日《新民晚报》)

  大学生们的回答是坦率的,坦率得让人哭笑不得。

  竟然有高达42%的大学生认为“网抄”是“不得已而为之”,而因为写不出有质量的论文,不能引起老师的兴趣,网络和图书馆能够为他们进行“抄袭”提供便利,持这样的观点的大学生更是高达80%以上。也就是说,这些大学生都是赞同论文可以“抄袭”的,至少这种行为是可以理解的。

  大学生校的目标应该是学习知识,掌握本领,以便于将来能够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施展自己的才能,发挥自己的作用,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材。可是,为了一时的利益,竟然选择一直被认作是可耻的、凡是学子都不屑一顾的“抄袭”行为,这是万万没有想到的。

  要知道,在过去,凡是在学校发生抄袭这样行为的学生,不仅需要受到纪律处分,还会被其他同学瞧不起,难以抬得起头来。可是,面对“抄袭”行为,竟然有如此高比例的大学生表示理解,这是难以想象的。

  也许,对于大学生来说,撰写有质量的论文,确实难度很大。如果写不出有观点、有新意的论文,就难以得到高分,就会对自己在老师以上中的形象产生影响,甚至会影响将来就业。但是,能不能写出有质量的论文,关键要看自己的水平,要看自己的对问题的看法,要看大学生下的功夫、花的精力,要看大学生对问题的思考程度。如果仅仅为了高分,仅仅想赢得老师的欣赏,就在拟定论文时使用抄袭手段,东拼西凑,裁剪黏贴,实在是不应该的。如果说危害,首先危害的是大学生本人。

  要知道,要想写出一篇有观点、有价值、有思想的论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不仅需要大学生平时的广泛积累,还需要大学生认真的研究和思考。一篇成功的论文,需要花去大量的时间,耗费大量的精力,牺牲许多休息时间。即使这样,写出来的论文也未必能够得到老师的肯定。但是,这样写出来的论文,即使质量不算太高,但也很有价值,因为,它经过了大学生认真的思考、认真的研究、认真的分析,至少在这个问题上,撰写者已经花了功夫,下了力气,对问题已经有了一些新的认识。相反,如果以抄袭的方式“撰写”论文,从目前的情况看,由于网络相当普及,网络上登载的文章也相当多,且没有任何限制使用的措施,拼凑一篇论文,实在是再简单不过的事。这样“撰写”出来的论文,不仅花时间、精力少,可能“质量”也高,毕竟,这些作品是作者经过很长时间的研究和思考撰写出来的。

  对于大学生这样的行为,我们先不说是否道德,是否可耻,仅仅从大学生在校学习的目的来看,也是有百害而无一益的。如果在校期间,以抄袭手段来完成学业,这与父母辛辛苦苦把其送到学校的目标是完全不一致的,与学生的要求也是完全不相符的。或许,通过抄袭,可以拿到一个高分,也可以暂时得到老师的欣赏,但从本人来说,却失去了一次认真思考、认真研究、认真学习的机会,对今后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确实,有些大学生,在通过高考到了大学以后,就完全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很多时间都用到了吃喝玩乐方面,用在学习上的时间很少,不仅课程学得不深不透,成绩一般,对论文、研究等方面,几乎没有考虑。但到了临近毕业的时候,需要论文了,就开始“抓瞎”,写不出论文,只能采用“抄袭”此招了。

  当然,也确有少数大学生,平时学习很认真,但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啃书本、读死书方面,虽然学习成绩很好,但对撰写论文不“在行”,为了保住自己“成绩优秀”的面子,便采取抄袭论文的办法,这可能与学校的教学方法有关对这些学生,他们被认作“情非得已”到还可以理解。而更多的抄袭者则是学习不认真所致,决非“情非得已”。

  总之,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大学生抄袭都是不可取的,是必须禁止的,学校必须有严格的制度,必须有严格的管理办法。


作者: 艾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