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博士后岂能“批量生产”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4日10:06 四川新闻网

  如果问起中国现在有哪些学位,除了学士、硕士、博士外,一些人恐怕会说,“还有博士后呢”。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学与研究院所都在争取多建博士后流动站,全国“培养”出来的博士后也在与年俱增……在不明就里的人眼里,博士后俨然已成为一个比博士更高级的新学位和社会身份。坦率地讲,这一现象是不太正常的,应该正确看待博士后制度,让它回归到原来的位置上去。

  上世纪80年代,我国一些研究院所和重点大学开始设立博士后流动站,本意是让一些已取得博士学位的科研人员能继续完成某些课题。但慢慢的,博士后由个别研究开始变成正式“培养”,直至成批招收。90年代末以来,在学术圈里,听到某某介绍是博士后的情形已经比较多见了;各地在招聘人才时开出的薪酬、住房、科研津贴等待遇,博士后也明显优厚于博士。

  这种厚待恐怕会让发达国家的博士后羡慕不已,因为在他们那里,博士后制度至少有以下几点与中国目前的情况不同:一、在博士后流动站里是“做博士后研究”,而不是“读博士后”;二、研究没有明确的年限,要看获得的经费多少和本人意愿,有的人也许很快就找到满意的工作,走了;三、不论做了多久的研究,出来后仍然是博士。换言之,博士是学位,而“博士后”只是一种经历;四、通常做博士后研究具有一定的无奈性,没有值得骄傲的地方,也不能因此获得比博士更高的荣誉和待遇。

  国家培养一个博士本就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如果再“批量生产”博士后并给以各种优惠,一来要占用本就宝贵的教育资源,二来也会助长教育界学术界的浮躁风气,诱使乃至迫使一些博士不是静下心来做学问,而是去追求与利益挂钩的新“头衔”。一些高校也会互相攀比提升“档次”,多建几个博士后流动站,以争取数以十万百万计经费的各级重点项目。凡此种种,都不利于创新氛围的形成。

  (作者:周思源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院教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