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有毒食品将导致很多人不能生育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4日12:07 四川新闻网

  “红心”鸭蛋,市民认为是鸭子吃了小鱼小虾才会产出的蛋,觉得它虽然价格比普通蛋要高,但营养价值高,卖相也好。但央视《每周质量报告》对此进行暗访发现,市场上一些所谓的白洋淀“红心”鸭蛋,是鸭子吃了掺有苏丹红成分的工业染料产出的。(《京华时报》11月13日)

  上海的“瘦肉精事件”刚刚平息,“红心鸭蛋事件”又掀起了新一轮消费恐慌。近

年来,有关食品卫生、食品安全的惊扰越来越频繁地发生。从较大事件来说,自南京冠生园“陈馅月饼”开始,到重庆火锅底料加入石蜡充当牛油、某些地区坏肉病肉死猪肉滥竽充数做肉松、掺入敌敌畏加工的金华火腿……种种内幕让人触目惊心。而对百姓消费信心打击更大的是,对此类现象总也拿不出根治的办法。

  早在2004年,钟南山院士就曾不无担忧地表示:“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如果不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再过50年,很多人将生不了孩子。”但是,两年多时间过去了,我们没有看到“相应解决办法”在哪里,看到的却是苏丹红从直接加工辣椒酱等食品,转到了鸭饲料中。近来一些城市的政府管理部门,相继推出或即将推出食品代码制,以控制食品的生产、流通源头。但是,这些措施也只是为事后追究提供了便利,而事前把关依然还做不到。

  目前,以我国食品生产加工多为家庭小作坊的特点来说,百姓的食品安全,指望人们的守法自觉、道德自觉,显然还不可能;而如果只寄望于政府监管部门这一个执法主体,同样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本次的“苏丹红”鸭蛋事件,为什么媒体曝光后才引起关注,执法部门为什么没有“火眼金睛”?原因在于执法部门的有限资源,投放到庞大的市场终端上,几乎是杯水车薪。而商品产地、商品批发集散地的各级政府,却可以没事人一样不闻不问。这样,食品安全问题又怎么能不多?出了事又怎么能不恶劣?

  笔者以为,只有将食品安全由“单一监管主体”转向“多元监管主体”,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比如,一家一户作坊生产的食品,就有必要在当地政府的主导与监督下,逐步过渡到规范的品牌制、代码制,使“无品牌不准入市,有品牌必有档案”成为食品业铁律,出了问题时,食品生产、批发环节的监管者也要承担相应责任。而在市场终端的零售环节,执法部门也要通过强化技术力量、增加抽检频率,让食品安全把关实现“关口前移”,不仅使消费者少受其害,而且也可避免“问题食品”对“清白食品”的大范围株连,甚至就此毁掉一个品牌。(马龙生)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