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观影:艺术上的成功依靠天赋还是人际关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4日12:41 国际先驱导报

  

观影:艺术上的成功依靠天赋还是人际关系?

  《艺校的秘密》 (美)特里·兹维格夫/导演

  【作者】卫西谛

   《艺校的秘密》最终想要说的是:艺术到底应该怎么评判,仅仅是标新立异么?艺术上的成功依靠天赋还是人际关系?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现在提到“艺术学校”,你能联想到什么?天才儿童的未来、不可预测的荣誉和财富、某种高尚的理想生活,或是一群不可理喻的边缘人,甚至是准色情的想像——对于“常人”来说,艺术学校总是让人感到神秘兮兮,在很多家长赶着孩子上三四种艺术班的今天,也不例外。《艺校的秘密》这部美国小成本电影恰好讲述了其中的事:包含艺术学校的人际关系、课堂上的互相轻蔑、俊男美女之间的情愫、走马灯一样的怪胎,还有一桩没头没尾的连环谋杀案。在这些故事背后,编剧丹尼尔·克罗斯(纽约地下漫画家)和导演特里·兹维格夫最终想要说的是:艺术到底应该怎么评判,仅仅是标新立异么?艺术上的成功依靠天赋还是人际关系?在这部电影里,我们也看到今天的艺术家到底关心些什么——如何办个人画展、如何卖个好价钱、如何征服更多美女……

  在《艺校的秘密》一开场,就谐谑了“艺术家的诞生”——年轻的主人公杰罗姆(扮演者是《英国病人》导演安东尼·明格拉之子)因为从小就被同性欺负,被异性忽视,甚至家人也一致认为他是同性恋,所以他立志要做毕加索——身材矮小但可以名利双收、美女成群。不过进入艺术学校之后,他才发现艺术与艺术之路和自己理想中的完全不一样。先说说他的老师,画了25年三角形,可笑地将它视作自己独创的代表作;整天在电话里与画商委曲求全,一挂电话就破口大骂;对学生的画作根本无法(或者说拒绝)作出准确判断,最后统统打个A了事——约翰·马尔科维奇惟妙惟肖地演绎了这一角色。一位功成名就的校友回来举办见面会,直截了当地对台下的学生说“你们回家去吧,艺术是学不会的”;而落魄画家吉米则干脆说“想当艺术家,就要掌握好口交和溜须拍马的技术”。最终,杰罗姆理想的实现,是通过剽窃吉米的画、又被错当作杀人犯锒铛入狱而完成的。在监狱里他成了名利双收的“毕加索”——当他的辩护律师要拯救他出狱时,旁边的经纪人赶紧说:你要是为他好,就让他在监狱里呆久点。

  就一部小格局的反讽喜剧来说,《艺校的秘密》已经算颇有些意思了。它的缺点是:在剧情上小细节过多,使得影片显得有些单薄,没有太多冲击力;在基调上,轻快的青春片风格和过于愤世嫉俗的语气,混和得颇为勉强。对我而言,影片里最有意思的人物是一个“逃学威龙”式的卧底警察乔纳,他的工作是来侦查连环杀人案,在绘画课上勉强交出了自己的“习作”——大概是在幼儿园时期学会的绘画技巧——一辆简笔画的汽车放在黄色的背景中。令“怀才不遇”的杰罗姆和乔纳本人都吃惊的是,这副画(以及此后一系列幼稚园小朋友风格的画)竟然获得了连乔纳本人也不知所云的好评,诸如“拒绝空间力学的独创性”云云。转眼他成了“准艺术家”:筹备个人画展、出入艺术家派对、泡到高不可攀的美女——可是回到家,他又是一个凡夫俗子,有着对他不屑一顾的妻子和哭闹的孩子,在同事眼里,他不过是个“秀逗”的呆头鹅。这种落差,使得乔纳不得不在逮捕杰罗姆之后,缅腆地问这位唯一对他的画作觉得可笑的同学:你看我可以当一个画家么?

  看来,艺术总是会带给人以美好的、荒谬的、不切实际的幻觉。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