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张家口:科学发展 跨越发展 和谐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4日13:53 人民网
-->

  各地最新人事变动专题

  

  地方频道邀您加盟谋共赢

  2006年地方领导访谈回顾

  人民网最受关注地方领导

  腐败曝光地方周刊 视频

  

张家口:科学发展 跨越发展 和谐发展
风力发电
张家口:科学发展 跨越发展 和谐发展
宣化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张家口:科学发展 跨越发展 和谐发展
塞北管理区现代化养殖小区
张家口:科学发展 跨越发展 和谐发展
万亩葡萄园
张家口:科学发展 跨越发展 和谐发展
张家口清水河
张家口:科学发展 跨越发展 和谐发展
福田重机

  

张家口:科学发展 跨越发展 和谐发展
北京——张家口高速公路2004年初胡锦涛总书记到河北省张家口市视察并提出了“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大发展、快发展,甚至跨越式发展”的殷切希望,这为张家口从根本上摆脱落后面貌指明了方向,使张家口市开始步入跨越式发展新征程。两年多来,张家口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实现经济更快更好跨越式发展主题和奋斗目标,高扬“树正气、讲团结、求发展”的主旋律,团结带领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积极投身于经济建设、加强党的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三大战场”,使全市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令人振奋的好成绩。

  更快更好跨越发展

  全市经济发展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经济增长全面提速。2005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412.87亿元,比2000年增长63.9%,年均递增10.4%,超额完成了“十五”期间9%的预期目标;人均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5866元增加到2005年的9876元,年均增长11%。特别是2004、2005连续两年保持了13%的增长速度,人均生产总值在2004年首次突破1000美元的基础上,2005年达到了1206美元。今年上半年可继续保持13%以上的增速,全年有望增长14%左右。

  ——财政收入大幅增长。2005年,全部财政收入达到72.5亿元,是2000年(17.2亿元)的4.2倍,年均递增33.3%,特别是2004、2005年的增幅分别达到了38.2%和34.1%。今年上半年达到44.5亿元,全年有望突破90亿元,财政收入总量三年迈出三大步,地方财政实力也明显增强。

  ——固定资产投资增势迅猛。“十五”期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61.2亿元,是“九五”期间的1.7倍;引进市外资金114亿元,比“九五”期间增长35%。2005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7.75亿元,是2000年的2.2倍,年均递增16.9%,投资规模空前扩大今年上半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2.45亿元,同比增长55 %,增幅在全省位居前列。

  ——城乡居民收入明显增加。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0年的4578元增加到2005年的7714元,增长了68.5%,年均递增11%,其中2004、2005年的增幅分别达到了14.6%和18.3%,今年上半年达到4400元,同比增长16 %。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1611元增加到2005年的2329元,增长了44.6%,年均递增7.7%,其中2004、2005 年的增幅分别达到了19.1%和10.1%,今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1380元,同比增长21%。

  全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明显加大,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快速发展。

  ——交通事业迅猛发展。到2005年底,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19692公里,比2000年(5368公里)增加了14324公里,公路通车里程位居全省之首,公路网密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高速公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继宣大、京张两条高速公路建成之后,2004年以来又连续启动了丹拉、张石、张承、京化四条高速公路的建设工程,其中丹拉高速已竣工通车,张石高速一期今年主体通车,张石二期正在建设,张承、京化高速年内开工。到2005年底,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08公里,成为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最多的市。

  ——城市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十五”期间,全市累计投入城镇建设资金100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2亿元,是“九五”期间的3倍多。五年来,全市建成区面积增加了近30平方公里;新建城镇住宅448万平方米,其中经济适用住房153万平方米;新增城市道路面积448万平方米。2005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36.5%,比“九五”末提高了7个百分点。

  ——科教文卫等各项社会事业长足发展。五年累计推广先进技术160项,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75%;2005年高新技术技工贸总收入达到40亿元,比“九五”末增长1倍多。五年累计投入资金1.05亿元,新建、改建和修缮校舍53万平方米,“两基”目标提前实现并顺利通过国家级评估验收;文化事业发展中仅文艺作品就获省级以上奖项600多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由“九五”末的13处增加到现在的27处;广播综合覆盖率达到98.3%,电视综合覆盖率达到97.4%。

  张家口(城市名片)

  隶属河北省

  人口450万

  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

  东临首都北京,西连“煤都”大同,南接华北腹地,北靠内蒙古高原,地处京津冀(环渤海)经济圈、晋冀蒙(外长城)经济圈的交汇点,是沟通中原与北疆、连接东部环京津、环渤海经济区与中西部资源产区的重要纽带和桥梁。

  ● 区位优越、交通发达。张家口市区距北京仅180公里,是北京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战略腹地。境内京包、大秦、丰沙、沙蔚铁路贯通,丹拉、张石、京张、宣大4条高速公路和4条国道、15条省道四通八达。

  ● 资源丰富,潜力巨大。全市已探明矿化点及矿产地1200多处,矿种近60种,黄金、煤炭、铅、锌、磷等10多种矿产储量居河北省首位,现已探明煤炭储量27亿吨,坝上地区全年有效风能贮量大于1000千瓦时/平方米,可建设500万千瓦的风电场。张家口市还是北方正在发展的粮食、蔬菜、果品、畜牧四大基地,并被列为外贸商品生产基地。

  ● 雄厚、坚实的工业基础。张家口是中国北方早期的工业城市,具有较好的工业基础和技术优势。现有工业企业近万家,其中大中型企业89家,形成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是河北省重要的工业城市。

  ● 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盛夏干湿适中,凉风送爽;严冬冰封雪飘、粉雕玉琢,是夏季避暑、冬季滑雪的旅游胜地。

  ● 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有200万年前的阳原泥河湾古人类遗址,5000年的涿鹿中华三祖文化,有占全省四分之一多的文物和古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达27处,有长城博物馆之称。

  张家口新闻网 http//www.zjknews.com 中国张家口网 http//www.zjk.gov.cn

  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社会发展

  近两年来,张家口市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经济发展思路,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以财政增长和城乡居民增收为目标,强化立市重特大项目建设和县域经济“两大支撑”,积极融入京津冀(环渤海)和晋冀蒙(外长城)经济圈,主攻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努力实现更快更好跨越式发展。

  主攻工业化,着力构建立市的战略产业支撑体系。

  发展四大新产业,构建新工业战略支撑体系。

  清洁能源产业。利用张晋蒙丰富的煤炭资源和内蒙古高原稳定高质的风能资源,大力发展火电和风电,着力打造千万千瓦级的电力能源基地。坝上四县两区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全国第一个百万千瓦级风电项目示范基地。

  绿色煤气化工产业。立足煤炭资源优势和比较成熟的化工技术、设备等基础条件,全市优选并扶持盛华、粤华、昊华、天宝等6家大型化工企业进行技改扩模,重点推进了煤气化、煤焦化、尿素联产甲醇等20多个项目,2005年全市已形成年产合成氨36.5万吨、尿素23.5万吨、甲醇11万吨、碳酸二甲醚3万吨的生产能力。

  信息产业。张家口市具有近邻京津高新技术密集区、易于承接信息产业转移辐射的区位优势。为此,该市提出把发展信息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涿鹿、宣化等五大信息产业园区建设。目前,已有北大青鸟、宣化电气等14家企业入园。2005年,全市信息产业销售收入突破2亿元,同比增长147%;实现工业增加值9000万元,同比增长154%;实现利税3000万元,同比增长198%;完成出口创汇130万美元,实现了零的突破。这四项指标的增幅均居全省第一。

  特色食品加工业。引进了中绿河北公司、亚雄脱水蔬菜加工等一批外埠企业的食品加工项目,全市特色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由2002年的20多家猛增到100多家。加快奶业、肉食、蔬菜、葡萄、杏扁、优质杂粮等特色农产品加工生产基地的优化升级。

  主攻农业产业化,加速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实现了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生态改善三大目标。

  推进农业结构的“二次调整”。从2004年开始,市委提出了发展节约型、高效型、稳定型、可持续型“四型”农业的思路,确立了“以奶牛为主的畜牧业为第一主导产业,兼及蔬菜、果品、优质杂粮”的农业产业新格局,狠抓了种养业结构的“二次调整”。目前全市奶牛发展到35.4万头,同比增长63.6%,并已形成了120万亩错季蔬菜、23万亩鲜食和酒用葡萄、160万亩杏扁、150万亩优质小杂粮、200万亩脱毒马铃薯、5万亩特种玉米的规模种植基地。

  培养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农业结构的二次调整不仅直接促进了农民增收,更重要的是推动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迅速发展壮大。2005年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49%,比2002年提高了6个百分点。

  积极发展县域非农产业。突出抓了制造业和矿业两大县域工业。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万全机械加工铸造、宣化钻机等制造加工业产业集群;依靠科技进步,加快矿产业的规模和深度开发,2005年全市矿产开发加工运销创造的税收占到了县域地方财政收入的38%左右。

  深入实施“三大工程”,夯实新农村建设基础。从2004年开始在全市农村实施了“千村经济振兴”、“文明生态村创建”和“双万人技术培训”三大工程。首批振兴范围的1080个村,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263元,比上年增加275元;第二批1018个村,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00元,比全市平均水平高出171元。创建“文明生态村”,搞好硬化、绿化、美化和“一建三改”。目前,全市已有455个村基本完成创建任务,农村人居环境和农民生活条件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双万人技术培训”工程,两年来共培训农民20多万人次,每年向非农产业转移富余劳动力近10万人次,累计输出农村劳动力50多万人次,仅此一项可实现工资性收入近22亿元。

  通过以上措施,县域经济呈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2004年,县域生产总值增幅首次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形成了对全市经济的正拉动;2005年财政收入超亿元县区由2002年的1个、2003年的6个、2004年的9个增加到13个,今年可达到15个,总量和速度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主攻城市化,提升城市对区域经济的拉动辐射能力。

  张家口着眼于城市未来发展方向和产业集聚,坚持把城市建设作为推动工业化进程的载体,依据国务院批复的城市总体规划,按照“中心城市、小城市、县城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思路,提出了构建“一轴(沿京包铁路和京张、丹拉高速公路形成的城镇密集带)、四轮(沿宣大、张石、丹拉、张承四条交通干线发展若干潜力较大的城镇)”的城市发展格局。重新组织编制了主城区详细规划和重点县城、城镇建设规划,坚持新区开发与旧城改造并举。投资1.68亿元启动了大清河综合治理一期工程,连续实施了四期主城区周围山体“增绿添彩”工程,绿化荒山10.5万亩,建设生态景区8个,张家口市将真正成为青山环绕、碧水相拥的秀美山城。

  大力改造提升专用汽车和装备机械制造、钢铁、制药等传统产业,加速产品结构的升级换代。

  张家口从2004年开始组织实施了以技术改造和体制改革为重点的“百家工业企业振兴工程”,传统工业整体上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企业活力和产品竞争力显著增强。2005年,被列入振兴对象的124家工业企业效益显著提高,实现税金33.5亿元,对全市财政的贡献率达到47.9%。

  汽车和装备机械制造业

  按照“把张家口建成河北省重要的装备机械制造基地”的目标要求,张家口把特种汽车、工程机械和液压油缸三大系列产品作为发展重点,大力扶持福田重机、大地汽车、宣工机械三家龙头企业,加大170多家中小机械制造企业的整合力度,打造机械制造业产业集群。目前,河北福田重机一期工程已形成了6000辆特种车的生产能力,二期扩建工程已开工建设;煤机公司成功并购了英国帕森斯矿用制链设备及技术;宣工研制出了SD7、SD8高驱动推土机;万全县将建成全国最大的液压油缸生产基地。

  钢铁产业

  把打造优质建筑结构钢和特型钢生产基地作为主攻方向,重点狠抓了宣钢重大技改扩模和产品升级换代工程,产量由年产钢和钢材各300万吨向年产钢、铁材各500万吨的“二次跨越”。

  制药业

  围绕建立抗生素生产基地目标,积极推进河北新张药与香港大新国际金融控股集团合资项目的开工建设;实施了张家口长城药业公司GMP异地改造工程,中药材年处理能力将达到1600吨。

  卷烟业

  针对烟厂生产指标受限于国家计划的实际,将发展重点放在加大产品结构调整、增加高档烟比重上,实施了总投资7.5亿元的技改项目,其中投资3.5亿元的一期工程已完成投资1.4亿元投资2.5亿元的二期工程下半年开工建设。

  大力发展以现代物流和生态旅游为主的新兴服务业,加快构建后工业化产业的战略支撑体系。

  现代物流业

  围绕将张家口建成冀西北地区现代物流基地的目标,整合现有物流企业,重点培养以煤炭转运、建筑建材、农副产品仓储配送为主的“十大物流中心”和“十大专业市场”品牌。2005年,“十大物流中心”和“十大专业市场”实现交易额130多亿元,创税10亿元。

  旅游业

  以建设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目标,按照北方生态旅游胜地和北京“后花园”的定位,对160多个自然文化和旅游资源进行了系统包装,规划开发了140多个景区景点,启动实施了26个大型旅游项目。特别是突出抓了崇礼国家级滑雪基地项目建设,并向国家体育总局正式递交了申办第十二届全国冬运会的报告。2005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4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0多亿元。

  关注张家口,请看系列专版中国城市·张家口(六)

  

张家口:科学发展 跨越发展 和谐发展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6-11-14 第08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