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要守住“最后的家底”(视点)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5日00:02 人民网-华南新闻

  第三届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国际研讨会及“古村落保护与新农村建设论坛”,11月10-12日在有“中国最美乡村”之誉的江西婺源召开。来自国内外的数十名历史、文物、建筑专家,研讨了城市化进程中、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中国古村落保护问题。

  与会专家普遍认为,中国今年开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给中国古村落保护工作带来了新课题。

  五千年的农耕文明给中国大地留下了灿若星河的古村落。曾历时8个月调查了六七个省的古村落保护情况的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主席冯骥才说,中国的行政村有十几万个,有流传价值的古村落起码也有几千个。

  而在无度的旅游开发和金钱欲望面前,一些原生态的东西正在退出我们的视野。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委员会秘书长张安蒙表示:“当古村落成为景区后,停车场、餐饮设施、宾馆和道路交通建设为游客提供了方便,却破坏了古村落独有的儒雅和幽静。更令人担忧的是,有的古村落景点里,一把花生、一杯茶,甚至一口清泉都成为有价商品,淳朴的乡情民风已经荡然无存。”

  江西婺源汪口村、湖南岳阳张谷英村、浙江兰溪诸葛村等中国著名的古村落,在开展新农村建设中无一例外地试图通过大力发展旅游业来促进新农村建设。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对保护古村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其弊端也是有目共睹的。

  在新农村建设中,一些地方错误地认为“除旧才能出新”,于是大量拆建老房子,又大量兴建新楼房;有的择址新建农民新村,大量搬迁原住民,再加上农民进城的浪潮,原住民“真空化”现象日益突出。

  冯骥才说,我们的城市风格与个性已荡然无存,能否守住古村落这个“最后的家底”,现在看来还是个未知数。他警告说:“如果不抓紧采取得力措施保护,很多古村落可能我们还没来得及认识它,就要失去它。”

  中国文物和古建筑学泰斗罗哲文则认为,只要规划有序、措施得当,新农村建设和古村落保护两者能够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他说,当务之急是要对全国的古村落进行全面普查,加强立法,制定规划,分类指导,加以保护。

  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于2003年和2005年先后两次向全社会公布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目录,18个省的36座古村落榜上有名。更多的古村落则被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在江苏、安徽、浙江和江西一些古村落比较集中的地方,政府已将古村落保护纳入新农村建设的统一规划当中。

沈 洋 林艳兴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