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机去扶贫,别让社会实践变了味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5日00:30 正义网-检察日报 |
深圳一所中学组织400多名初二学生到贵州进行社会实践,开展扶贫助学活动。由于路途遥远,学校给400多名学生集体包机前往贵州,每名学生交纳了2000元路费。另外,学校将对这次实践活动打学分(11月5日《南方都市报》)。 包机去扶贫,听起来怎么也不是个滋味,其实质就是一场“形式秀”,而这股风刮到学生身上,也就成了一次“残酷的旅行”了。其一,社会实践活动应该因地制宜、量力而 行,2000元路费这样的“高额实践成本”,掏的是那些含辛茹苦、喊着“上学贵”的学生家长的口袋。其二,组织这次“贵州之行”,据说是“让学生们体验当地的艰苦贫困并得到锻炼”,但是,社会实践、扶贫助学为什么就不能从身边的人“助”起,非要舍近求远?退一步讲,校方组织几个学生代表去贵州行不行?或者把学生高额的实践成本转化成爱心捐款汇给那些贫困地区的学生如何?其三,社会实践活动本来就应该倡导自主自愿原则,但在校方将对这次实践活动“打学分”的前提下,学生和家长还有多少自主性可言?恐怕所有期望学生“进步”的家长都不得不“积极参加”了。笔者不是想以小人之心去猜测学校的良苦用心,但对于这样“兴师动众”、轰轰烈烈,实效却有待观望的社会实践活动免不了有些隐隐的担忧!把学生的“社会实践”搞变了味,这样的形式风不能再刮了。 (李仕春 江苏省建湖县审计局) 李仕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