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国坐标中的“山东速度”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5日01:37 沈阳网-沈阳日报

  本报记者常玲马驰何北剑傅淞岩

  【日志】向南切行海岸线进入齐鲁腹地,我们尝试无数办法,一直想把最直观的“山东速度”带回去。

  尽管本地人对于“山东速度”这一语汇多少有些“羞于启齿”,但是,海尔集团公

司外宣部部长汲广强在上行的电梯里,带着训练有素的致歉表情说:“没办法,我们这每分钟有1.4个人来参观学习;每天就是一两千人;每年算起来不少于40万人。”

  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新闻中心副主任、高级经济师杨军山在称赞司磅员王琳琳的伶俐时,举例说:“她发明了一种脚踏按钮,虽然只能让每辆车的过磅时间缩短零点几秒,但是一年下来,节省的时间可以让卡车从青岛一直排到济南。”

  青岛日报报业集团办公室主任苏珞在上班高峰时间遭遇黄岛开发区路段交通阻塞,他不无抱怨地说:“一年前,我的车在这里能跑出120至140公里的时速,现在黄岛竟然也堵车了;不过在这里买房的人倒是发了,一平方米1400到1500元的价格一下子涨到了五六千元。”

  这些冠以“分秒日年”的,正是速度,而且是带着山东人情绪与感觉的速度。山东对广东:“体量”坐标

  经济总量蝉联过无数次全国第一之后,广东人对于自己“财富体量”的无比庞大早已视而不见。初到广州的文艺青年如果想谈论生存以外的非实用主义话题,只好飞到北京去,以免遭到广东人的不齿;而半年以后,他们多半会喜爱上买彩票或者藏富———这就是广东经济长年练就的深厚内力与穿透力。

  从上述视角来看,也许可以部分解释,为什么山东GDP从去年开始向广东的逼近,似乎并未在学术界惊起真正的波澜,不少区域经济学者都在有意无意地观望,他们需要时间等待并确信山东“黑马”的血统及身份。但是,山东正在拥有的,是一个起码在体量上日益厚重的“经济大盘”,尽管它的民间仍然需要一个相对漫长的富足过程,它的省内区域发展不平衡亟待改善,它还无法令“经济有点无面说”自行消亡……一个日益凸显的事实是:在中国区域经济体的“赛马机制”中,山东已然作为一匹“黑马”杀入了总决赛。

  凭借这一点,“山东速度”在智者眼中就值得被艳羡。

  【日志】被历史淹没的某日,爱因斯坦凝视着太阳穿越钟楼,有关能量、质量与速度关系的灵感,点亮了后世的物理学时光。

  “能量=质量×光速2”,也许同样可以描述经济体的发展能量从何而来?它来自于这个经济体本身的体量,以及它发展速度的平方。

  如果这种假设成立,山东一旦拥有足够的经济总量和发展速度,就几乎没有理由不具备强大的发展能力。山东对浙江:“经验”坐标

  浙江的藏富于民,“浙商”固有的创富基因,财富榜上无可辩驳的“富豪批量制造基地”……浙江,无论身处GDP总量排行榜的什么次序,也无法动摇世人对它的仰慕和敬重。

  2006年1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黄速建所主持的《浙江经验与中国发展》刚刚封笔,黄速建教授认为自己颇有心得的结论便是:“浙江经验的核心在于:民间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

  与“浙江经验”相比,“山东经验”显然提供了中国经济体快速发展的另一条思路:因地制宜地吸引外资,及大企业与品牌战略。毕竟海尔、海信、青啤、潍柴等山东大企业品牌集群的形成,已经堪比“神话”;而山东30余个港口城市对外资超大项目构成的吸引力,远非国内其他城市可以比拟。

  【日志】“为什么公司入口处的雕塑选择了‘岳母刺字’的题材?它的用意何在?初次来到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的人,忍不住都要问起。象征着青岛港永远把自己当做共和国的儿子,毕生以精忠报国为己任。”公司外联部的焦兰坤解释说。

  “共和国的长子”,这是沈阳人对家乡抹不去的记忆。与其异曲同工的是,在他乡一个如此现代化的港口集团,被以极度的真诚和荣耀重提。山东对沈阳:“思维”坐标

  山东与沈阳,何其相似!同样流着制造业基地的血脉;同样有着耿直、忠诚、义气的性格;同样保持着非同一般的增长速度;同样秉承着大项目、大企业为“王”的招商引资战略……

  沈阳与山东,如此不同!山东大部分大型国有企业不仅能够先于沈阳国企冲出“制度围城”,而且有能力成长为万众瞩目的“企业明星”;韩国距沈阳的直线距离要比山东更短,但是在青岛一地的韩国常住人口就有五六万人,而驻沈韩商只有1万余人;山东人想到的,沈阳人也想到了,但是山东人做到的,沈阳人却没有做到或做得不够好。

  沈阳人在探讨经济发展速度与稳健的辨证关系时,不少聪明人也时常犯下“割裂”的思维错误,一定要在速度和稳健中间找准分寸,进行排他性选择,以为遵循古训“高速前行一段时间后应该稳一稳再走”才是一种人生智慧;但是,在山东人看来,速度与稳健正是矛盾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需要掌握的是化解矛盾的大思路和超能力。山东人既不强调速度,又保持着高速的发展;既不囿于稳健,又善于扎实地向前推进。

  直面山东,沈阳人最需要做的是:真正解放自己的思维,放弃不断被以往的成功强化着的“旧我方式”,怀着一颗“赤子之心”,为自己的城市寻找最适合的发展智慧。

  因为,这是一座可以让我们热泪盈眶的城市,时代能够给予她的机会只有一次!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