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大学生“自强之星”如群星闪耀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5日02:00 中国青年报

  本报记者 李菁莹 通讯员 涂之光

  编者按: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温家宝总理指出:“我国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这是我国职业教育的办学宗旨和目标。

  职业教育是青年人才培养的重大课题。推进职业教育健康稳步发展,是各级团组织在新形势下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促进青年成才创业的重要任务和职责之一。

  为此,全国学联、团中央学校部和中国青年报社联合开展了“全国职业院校素质教育风采展示”活动。本报从今天起,在相关版面开设专栏,充分报道和展示全国职业院校素质教育取得的新成果,以及他们培养高技能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经验,以促进职业教育健康稳步发展,为全面建设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在江西蓝天学院京东校区的一间宿舍里,一张特制的课桌上,总有一个茶杯满满地盛着水。这是同一寝室的学姐们,专门为张志平准备的。

  18岁的豆蔻年华,正是放飞青春梦想的时候,可张志平却在一次意外中失去了双臂,巨大的打击让这个喜欢幻想的女孩陷入了绝望。

  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位网友告诉她:有一所蓝天学院,在这里,残疾人不会受到歧视,而会得到关爱,因为校长于果就是残疾人。她“走”进了网上“蓝天”,读到了有着同样遭遇的同龄人石红的故事。她毅然选择了江西蓝天学院。

  石红,江西蓝天学院设计与传播系04广告班的学生,也是一位断臂少女。石红告诉记者:她撑不了伞,打不了饭,买不了东西,在学院的几年里,这些事都是由室友包办替她做的。一日三餐,室友们为她整整打了3000餐饭。

  石红说,她的选择没有错,她不仅选择了自立的生活,而且选择了爱心的“蓝天”、自强的“蓝天”。

  在江西蓝天学院,像石红、张志平这样身残志坚的学生还有不少。

  从1994年办学的第一天起,“蓝天”就明确了“助残扶弱、平民教育”的办学理念,这是因为校长于果自幼身患残疾,他深深理解那些残疾、贫困的学子渴望成才、渴望关爱的迫切愿望。当年,于果拿出30万元,招收了45名身残志坚、家境贫困的学生为免费生,其中有被称为“中国典子”的断臂姑娘成洁;1995年又捐资40万元建立了“于果助残扶弱基金”,这项基金至今已累积用去1000多万元,资助了3000多名学生。

  走进“蓝天“,当关爱、平等无时无刻不浸润着这些以往饱受歧视的残疾生、贫困生时,他们身上的自立、自强、自信意识被强烈地唤醒了。

  今年5月,石红以乐观向上、坚韧不拔的精神以及优异的学习成绩高票当选为学院首届“十佳团员自强之星”。

  自强之星中,还有来自湖北一贫困农村家庭的朱杰生。他的母亲长期瘫痪在床,父亲已68岁。这个一路以逆境为伴的学子,终于在“蓝天”成就了自己的辉煌:全院一等奖学金获得者;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银牌获得者。还有来自甘肃边远山区、自幼丧母的白文杰,打工仔出身的刘福高……于果说:这些在4万多名学生中海选出来的自强之星是“自信、自强、创业、创新”的蓝天精神的最佳传承者。

  为了让首届“十佳团员自强之星”的事迹和蓝天精神更加深入人心,学院团委在今年“五一”假期,联合学院电视台、院报编辑部成立了“走进十佳”摄制组。摄制组历经5个省,行程万余里,走进“十佳”家庭,了解他们艰辛的成长,并代表校领导和全院5万余名师生送去问候和慰问金。

  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从“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于果院长的百折不挠,到“中国典子”成洁的自信自强,再到全国“三好学生”伍渊的刻苦拼搏,以及石红这些自强之星的感人事迹,无不令蓝天学子们感到亲切、实在。

  最近,《江西蓝天学院报》还专门开辟了“同班同学评自强之星”专栏。万巨龙是这样评价同学朱杰生的:我也来自清贫的农民家庭,和他有着一些相似的经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要向朱杰生学习,一定要用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韩露说:我和石红住在一个寝室,她虽然做事不方便,但自己能做的,都尽最大的努力去做,这种自信自强的精神,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学院还把学生中的先进思想和先进事迹汇编成《理想在蓝天放飞》一书,在学院广为宣传,在学生中产生了强大的影响力。

  学院党委书记章启明告诉记者: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来自贫困地区或城镇较贫困家庭,他们入学时普遍自卑、不自信。所以,从进校门开始,除了用榜样的力量鼓舞和引导他们外,学院坚持把“自信、自强、创业、创新”的蓝天精神的教育融入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今年的秋季开学,南昌英雄城的街头出现了一支庞大的“急行军”,身着绿色军训服装的万名学子,浩浩荡荡地向省体育馆行进,行程7.5公里,历时两个小时。这是蓝天学院别具一格的“长征”迎开学,学院用这种特殊的方式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同时让新生入学伊始,便开始了磨炼意志的教育。

  让“爱心”催生“自强心”,用“自强心”孵化出“自信、自强、创业、创新”的蓝天精神。现在,于果白手起家的只有几百人的中等职业学校,经过10余年的励精图治,已经发展成拥有5万余名学生、3000多名教职工的著名院校,成为江西省、乃至全国民办教育的一面旗帜。到目前为止,该院已经培养大中专毕业生8万余名。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