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改善生态放在重要地位(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5日02:23 人民网-人民日报 | ||
李斌摄在呼和浩特,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很难想到,10年前这里的空气质量在省会城市中还是倒数第一。如今,呼和浩特空气质量为优的天数在北方省会城市中名列第一。今年前10个月,呼和浩特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75天。 变化的背后,是这里的人们懂得了“涵养生态、环境至上”的道理,在发展中追求人与自然和谐。 发展的理念变了 过去的内蒙古,虽说草原、森林面积居全国之首,188个自然保护区星罗棋布,但荒漠化土地占全国1/3左右,草原严重退化、水土流失不断加剧,沙尘暴频起,处于生态危机之中。地处北疆生态系统前沿,东西绵亘2400多公里,独特的地理位置又决定了内蒙古在全国生态格局中的重要地位。 “十五”是个拐点。这期间,国家投入约200亿元帮助内蒙古改善生态环境,超过前50年自治区生态投资的总和。5年来,内蒙古治理生态总规模超过2.7亿亩(折合18万平方公里)。荒漠化土地累计减少2400多万亩,年均减少480万亩;沙化土地减少730万亩,年均减少146万亩。生态建设治理速度从每年500万—700万亩提高到了每年1600多万亩,已超过每年1000万亩的沙化速度,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同时,内蒙古相继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建设等八大生态建设工程,退耕还林还草累计完成3000万亩,森林面积达到3.1亿亩,森林覆盖率由14.82%提高到17.57%。生态恶化的趋势得到整体遏制,实现了局部好转。 在中国最美的草原——呼伦贝尔,“逐水草而居”的落后状况早已走进历史。注重生态安全,坚持生态立市,千方百计保护生态,呼伦贝尔市空气质量良好以上的天数多达360天,90%的河流、湖泊保持着天然优良水质。当地牧民自豪地说:“我们呼伦贝尔,蓝天、白云,青山、碧水,鲜花、绿草、森林,就是个大氧吧。” 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一个地方的发展,离不开自身的资源禀赋。内蒙古的能源资源丰富:煤炭保有储量居全国第二;鄂尔多斯盆地的苏里格天然气田,是我国为数不多的陆上特大型气田之一;稀土等5种矿产储量居全国首位……经济建设需要开发资源,但开发资源的同时如何保护环境是一个紧迫的课题。 脆弱的生态经不起折腾!发展要科学,决策要理性。扬资源富集之长的同时,内蒙古没有忽视生态环境承载压力大之短,权衡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之间的利害关系,环境指标已成为投资的一道铁门槛,敢于对高污染项目说“不”。 在华能伊敏煤电基地,看不到煤灰,也闻不到煤烟,郁郁葱葱的樟子松围绕着白色的厂房,远处就是水草丰美的呼伦贝尔草原。很难想象,这是一座年产煤770万吨、发电60亿千瓦时的大型煤电企业。“不能因为发展工业让草原叹息!”伊敏的建设者们精心规划:一条3.7公里长的蓝色封闭长廊连接着露天煤矿和电厂,采上来的煤通过传送带直接送到电厂发电;另一侧是一条红色的封闭除灰皮带,燃煤发电后产生的灰渣经综合利用制砖、制水泥后再运到露天矿回填采空区,然后在回填区上种植樟子松,开采一片、回填一片、绿化一片。 在探索新型工业化的进程中,坚持生态优先,着力建设环境友好型企业,伊敏煤电是一个缩影。 时任呼伦贝尔市委书记的梁铁城表示:“工业发展和环境保护并非格格不入,不能重复‘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要追求美丽和发展双赢。” 老工业基地包头,一度环境污染成患,如今集联合国人居奖、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殊荣于一身。观念的改变,让包头成为一座清洁美丽的绿色城市。包头钢铁集团走上一条节能降耗与减污增效有机统一的新路子。在这里,炼钢产生的废渣经淬取后变成淡黄色的微粒,其中一部分重新成为炼铁的原料,另一部分用来制砖。技术员李宗根说:“过去废渣是就近堆在一起,污染环境,还占用土地。现在我们再不愁废渣的去处了。”循环利用的除了废渣,还有可净化重新使用的污水、可回收的粉煤灰。今年,包钢和包铝两个生态工业园区被国家列为全国首批循环经济试点之一。 在发展经济中保护环境,在改善环境中促进发展,不少企业走上了发展循环经济的道路。鄂尔多斯市不仅能源工业迅速崛起,更喜人的是,这里植被覆盖率由30%提高到70%以上。 草原产业转向生态主导 生态建设速度超过退化速度,草原越来越绿,主要缘自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在工业化、城镇化、农牧业产业化互动战略带动下,内蒙古的草原产业正由牧业主导型向生态主导型转变,进入“十一五”,他们的目标更高了:迈向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效统一。 牧区超载过牧不堪重负,内蒙古下决心实施生态移民工程,采取政府全力帮助、农牧民自愿的原则,组织移民,使迁出区的生态环境得以休养生息,使参与移民的农牧民脱贫致富。转移一户牧民,就可以退出1000亩草场。仅鄂尔多斯市,5年来就转移农牧民40万人,昔日年年为害的毛乌素沙漠、库布其沙漠边缘被茂密的灌草镶上了绿边,实现了人退沙退、粮食产量和牲畜数量双双增长的良好势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2453元提高到4601元。 全区101个旗县全部推行生态项目区禁牧,累计实施禁牧、休牧和轮牧的草原面积7.5亿亩,占全区退化草原面积的91%以上。 移民的不仅仅是人,内蒙古还创新思路,让牛羊“迁移”,走出草原。政府与每户牧民签订草畜双承包责任书,主动退牧还草的给补贴;向农民提供牧区优质尾羊,免费改良品种;引进肉食品加工企业解决销售难题……一系列措施让养羊户吃了定心丸。 农区养的羊越来越多,牧区养的羊却在减少。最新统计显示,内蒙古牲畜存栏总量突破1亿头,其中,农区牲畜存栏量首次超过牧区,达到7209万头。 绿起来,推动了绿色产业的兴起。凭借“来自大草原、天然无污染”的基因,伊利、蒙牛、小肥羊……一个个绿色名牌在全国叫响。 绿起来,更让农牧民富起来。 呼和浩特是名副其实的“乳都”——伊利、蒙牛两家企业生产的鲜奶占有国内50%以上的市场。伊利、蒙牛,一头牵着最先进的乳品工艺和瞬息万变的奶业市场,另一头牵着农牧民。依托两大龙头的带动,现在呼和浩特市已有奶牛100万头,农牧民人均一头牛。 在托克托县伊利的奶牛养殖小区,牧民曹有堂正在清理草场,几十头花白奶牛在牧场上懒洋洋地晒着太阳。“我家养了46头奶牛,产奶的30头。过去哪敢养这么多,市场没保障,防疫跟不上。现在进了养殖小区,有专业技术员作指导,挤奶、消毒,都是自动化的,咱基本不用操心,一年光卖奶就能赚六七万!”曹有堂格外满足。 2005年,内蒙古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等5项重要经济指标列西部12省份第一。农牧民纯收入的1/3来自产业化经营。 “我和草原有个约定……就让这约定凝成永恒……”悠扬的蒙古族民歌演绎着人们对草原的深情,更表达出对草原明天的祝福和企盼。 本报记者 王斌来 岳富荣 白天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