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仰望理想天空 走实脚下之路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5日03:07 江南时报

  近日,一篇讲话在南京市教育系统引发广泛的共鸣。这篇讲话是该市教育局局长徐传德在全市教育系统负责干部暑期学习会上的讲话。徐传德在讲话中科学辩证地阐述了南京教育八大关系问题。

  有识之士认为,今天的教育已经由社会边缘走进了社会的中心。人们在高度关注教育的同时,往往也会从各自的角度、立场乃至利益所在提出自己的主张、看法和要求。面对

纷繁的教育实际,理论工作者可以畅谈自己的理想,开出一些“看上去很美”的处方;而教育实践者却必须面对现实,在诸多矛盾冲突中辟出一条“看似寻常最崎岖,成如容易却艰辛”的道路。在此形势下,一个教育局长的理性思维显得格外重要。

  为此,本报记者专访了南京市教育系统“掌门人”——市教育局局长徐传德(以下简称记和徐),倾听他对南京教育八大关系问题的阐释。

  在素质教育的框架下应对考试升学

  记:现在不少人都有这样一个思想,那就是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是自相矛盾的。南京市为了高考成绩,应该向外地一些学校学习搞应试教育,对此您怎么看?

  徐:全面育人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要求。坚持全面育人就是要坚持素质教育。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素质教育已经和南京的城市形象紧紧联系在一起。无论是从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还是从满足南京城市的发展需要出发,无论是从顺应教育发展规律,还是从坚守教育工作者的智慧和良知出发,实施素质教育都是我们坚定不移的抉择。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是在条件缺失的境遇下实施素质教育,是在高考评价制度改革、社会用人机制改革以及传统的人才观念还没有取得根本性突破的情况下实施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不能一讲现实就忘了方向,也不能一提方向就忘了现实。不能回避现实一味盲从理论,不能不顾条件一味追逐理想。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坚持理想,面对现实,在仰望头顶灿烂星空的同时,走好脚下的每一步路。

  有一点我们必须要承认,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用考试配置教育资源和人的社会地位的制度还会延续,高考作为一种“没有办法的办法”还将长期存在。有考试就必然有应试,我们不能回避。我们的现实选择就是:在素质教育的框架下应对考试升学,以符合教育规律和成长规律的科学的合理的方式帮助学生获得更多更好的升学机会、就业机会。

  记:不能回避考试升学,又要全面发展,还要减轻负担,这看似一个两难选择。如何处理这对矛盾?

  徐:这是一个全国性的难题。这些年我们在尝试破解这一难题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基本经验和共识。我觉得,主要有三大措施。

  一是分类指导。素质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一贯的要求(各类学校都应当实施素质教育),高考则是某个学段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是高中阶段,高考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影响是间接的),基于此,我们提倡分类指导、分层推进和分步实施,我有一个笼统的概括:小学愉快、初中勤奋、高中刻苦、大学拼搏。

  二是科学减负。“减负”所要减去的是过重的、不合理的负担,不是什么负担都没有。“减负”不能只在数量上做文章。减轻书包重量,控制作业总量,降低考试频率,缩短课堂教学时间和学生在校活动时间,增加课外活动时间等,这些“减负”措施固然是必要的,但不是“减负”的全部,只是“治标”,不是“治本”。不同的学生对课业负担的承受能力是不一样的。学习习惯良好、兴趣盎然的学生,会把学习视为“找乐”;学习习惯较差、兴味索然的学生,则可能把学习视为苦不堪言的折磨。“减负”的真谛应该是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获得更有价值的发展;“减负”的真工夫应该体现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更有价值的服务。“减负”不能仅仅着眼于“数量”的调控,更应该着眼于“质量”的提高。讲“减负”,不讲勤奋刻苦,甚至以“减负”来推脱教育管理的责任;讲素质教育,不讲质量,甚至以不讲质量来标榜实施素质教育,都是十分危险的倾向。

  科学的减负必然诉诸于有效的教学。近些年南京的高考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最基本的经验在于探索有效教学。用比较经济的时间获得更多的效益的学习,必然是更主动、更投入、更愉悦和更科学化、人性化、个性化的学习,这是切合素质教育精髓的。更为重要的是,也只有这种高效的学习,才能确保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获得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我想,随着高考改革逐步切入素质教育的方向和要求,我们在有效教学方面的探索,必定会显现出更多的成效。

  落实“科学减负”的关键在教师。教师能否真正做到“用智慧点燃智慧”,既取决于自身的学识,也取决于他的引导艺术。低素质的教师认为“减负”就是减少教师本人的工作量和学生的课业量,对学生不加或不会引导,放任自流;高素质的教师则会帮助学生拓展更有意义的发展空间。低素质的教师可能使学生视上课为畏途,高素质的教师则可能使学生上课如坐春风。学生要“减负”,教师则应“增压”——增加信息量,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增强责任心和爱心。没有教师的“增压”,学生的“减负”极可能付出沉重的代价。

  三是多元架构。我们一直努力在相对单一的高考升学模式下,构建起教育发展和学生成才的“立交”架构,用“素质教育的立交桥”来取代“应试教育的独木桥”。目前,全市普及15年基础教育,普通高中和职业学校的招生比例基本保持在11,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5%左右。普通高中从高一到高三,每年都有一大批学生被国外名校选走,高考保送生、艺体特长生进入高一级院校也占相当的比例。全市教育正初显多元化的发展格局。在我看来,南京的素质教育能不能突破应试瓶颈,战胜传统观念,赢得南京市民的认可和支持,关键就看这座“立交桥”是否稳固,是否畅通,是否能够实现更多人的利益和梦想。

  从教育均衡到南京校校皆名校

  记:我们知道,目前在中小学都或多或少存在着“择校热”,要根本解决这一问题就是要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那么如何看待“均衡”一词,是不是要求学校都是一个样?

  徐:应当大力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这是社会公平的必然诉求。关于教育公平,我有一个朴素的理解,就是:“为了一切学生”。对所有学生,不管他的家庭背景是白领还是蓝领,是精英还是平民,是农村还是城市,是本城居民还是外来民工,不管他自身条件是健康还是残疾,我们都应该一视同仁,给予同样的爱和重视,给予最大限度的教育服务。我认为,应当科学、辩证地理解教育均衡。教育均衡发展应该是鼓励发展,而不应该是限制发展;应该是分类发展,而不应该是平均发展;应该是特色发展,而不应该是划一发展。尤其应当强调的是,政府部门通过行政的力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应该“济贫”,但绝不应该“劫富”。削高就低,限制名校,木秀于林,风则摧之;或者一劳永逸地来一个全市学校重新“洗牌”,师资和生源配置全部实行“电脑派位”,这也能导致“均衡”和“公平”,但这种“均衡”是没有出路的“均衡”,这种“公平”是走向落后的“公平”。

  记:既然如此,那么南京如何具体实施基础教育均衡?

  徐:应当以每一所学校的特色发展走向均衡发展的最高境界。均衡发展的本意,固然在于每一位孩子都能得到公平的教育,但在南京这样的城市,市民对教育均衡的要求决不仅仅是“大家都接受一样的教育”。南京所要追求的教育均衡不是低水平的均衡,而是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一种大家都接受最好的教育的公平——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全面优质”。进一步讲,我们的教育应该为不同层次、不同特长、不同需要的学生提供个性化服务——这就是我们提出的“全面满足”。当然,这将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全面优质”、“全面满足”的核心要求就是“特色发展”。教育均衡,不是回到“共同贫穷”;教育均衡,也不是“高度一致”;教育均衡,应当是“各得其所”。基于此,南京需要建设一大批风格特色各异的学校。可以设想在不久的将来,南京校校皆名校,而成名缘由和品牌内涵又不尽相同,有的是靠体育,有的是靠科技,有的是靠艺术;有的是理科见长,有的是文科见长,有的则是琴棋书画歌舞见长,有的以学生超强的动手操作能力见长。这就是均衡发展的最高境界——每一所学校的特色发展。这就是教育追求的最高境界——每一个学生的充分发展。

  记:均衡发展是不是意味着以后不要名校了?

  徐:不是的。应当允许和鼓励均衡发展中名校辈出。推进教育均衡不是不要发展名校。南京的每一所学校都应当志存高远,下决心把自己建设成名校;而现有的名校则要发挥原有优势,继续保持高品位、高质量,做到各领风骚,无可替代。我们需要名校进一步发挥示范,希望在一个平等的舞台上,各个学校你追我赶,各展其长,涌现更多的、人民群众认可的名校。

  让“大众”与“精英”携手共进

  记:高校扩招让我们身处教育大众化的时代,但名校热似乎愈来愈明显,您是如何看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二者关系的?

  徐:所谓教育大众化,其实也可以理解为“大众化的教育”,教育从过去面向少数转向面向多数乃至全体,从“适合教育者受教育”转向“人人受教育”。在这样的背景下,用精英教育的标准衡量大众教育,或者用大众教育的追求来否定精英教育,都是不对的。(下转13版)

本报记者 王琦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