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呵护“记者”彰显公平与和谐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5日06:00 光明网
许贵元

  记者的职业,是光荣而神圣的职业,责任和义务俱兼而重大。他们用手中的笔和摄像头,记录历史和社会的变迁,讴歌时代的风采,抒写人间的冷暖,勾画五彩缤纷的世界。他们无愧为人民大众的忠实“代言人”,正确舆论的“导向者”,精神文明的“传播者”。

  然而,令人辛酸和沉痛的是,近年来,记者的合法权益和人身安全屡屡受到威胁和

侵犯。有些地方对记者抱有“敌对情绪”,轻则“漫骂”一场,重则“暴打”一顿,围攻、群殴、堵截、绑架记者事件屡见不鲜,愈演愈烈,记者成了“弱者”,记者的职业成了“危险的职业”,已经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呵护“记者”,使记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是人民的呐喊,时代的呼唤!

  谁也不曾想到,就在全国广大记者豪情满怀地迎接第五个记者节的前夕,从乌鲁木齐传来了一个令人愤怒的消息:11月2日,新疆《都市消费者晨报》记者张万德、马少宾在米泉市采访一起车祸时遭到车祸肇事者和一群不明身份人员的殴打,造成两名记者和随行驾驶员3人不同程度地受伤,价值6万余元的摄影设备被砸毁。其中,摄影记者张万德伤势最重,目前正在医院接受治疗,伤情趋于稳定。(据11月9日《中国青年报》报道)。

  发生殴打记者的恶劣事件并非偶然。其社会原因无非就两条:一是“赞扬报道”普遍受欢迎,一般“来者不拒”,甚至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好好“款待”一番;二是“批评报道”普遍受反感。可谓是捅“马蜂窝”的差事,因为被报道的单位或个人,大都存有“违法乱纪”方面的问题,一旦张扬出去,很可能毁了单位的名称和个人的前程,这种社会“负效应”不可估量。致使一些不法分子和风气不正、腐败猖獗的单位及部门,就怕记者的介入和舆论曝光。因此,他们千方百计阻挠和拒绝记者前来采访,不是故意造假,就是封锁现场,或者干脆躲避。让记者“扑空”、坐“冷板凳”还是时常“比较客气”的招术,狠一点儿的就是野蛮地“打砸抢毁”;还有的采取“收买贿赂”不成就对正义无辜的记者实施“强盗政策”。对此,人们不仅要问:“为什么会出现经常殴打记者的事件”?其实回答这个问题很简单:就是正义与邪恶的较量;腐败与反腐败之间的斗争。但从广义上讲,证明我们的新闻舆论监督非同小可、举足轻重,起作用越来越凸显。记者是名副其实的舆论“监督者”,借助媒体这个不可替代的特殊工具,可以引导人民明辨是非,除恶扬善,唤起民众同心同德地保护中华民族这个健康肌体不受任何“病菌”的感染和侵蚀。

  实践证明,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全方位的监督,尤其是新闻媒体的强有力的舆论监督。凡是害怕舆论监督的都不是光明正大的行为,舆论监督一旦“失灵”,或出现监督不到位的情况,就难免给工作和事业带来人为的损失和被动。这方面的教训是不少的,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客观地说,由于受社会某些不良风气的影响,我们也有个别记者“思想防线”和“道德底线”固守不够,干了一些与自己从事的职业相悖的事情,甚至是违规违纪的行为,直接损害了记者个人和媒体的整体形象,这是令人遗憾的。但我们的记者队伍是人民群众永远信赖和敬佩的一支特殊队伍。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真诚地希望广大记者朋友,自尊自爱、自信自强,正义在手何所惧,为民呐喊逞英豪,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多给人民大众这个坚强后盾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共同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保驾护航!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