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夫妻大寿羡煞人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5日07:20 四川在线-天府早报 |
昨(14)日是都江堰市老人赵小云102岁的寿辰。这一天,有两件事让老人感到欣慰:赵家五代同堂,全家108人几乎全部到齐;99岁的老伴吴永清依然健在,与他相濡以沫73载。如今,夫妇俩都是村里的百岁老人,也是都江堰这个“长寿之乡”的惟一一对百岁夫妻。 庆祝生日 儿孙说了半小时 昨日上午11时,穿上儿女准备的大红色寿袍,已经102岁的赵小云被搀扶着步入大院中央,看上去精神矍铄。等候多时的儿孙们立即上前拜寿。“祝你老人家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老人不善言辞,又有些耳背,面对儿孙一个接一个的祝贺,他微微笑着,不停用一双布满老茧的手握握对方,再点点头。老伴吴永清年近一百,却依旧耳聪目明,见老伴不开腔,她几次急着回应:“好,好,大家都好!”院子里顿时笑成一片。 赵家五代同堂,足足有108人。昨天到场的就有三分之二,光拜寿就持续了半个多小时。看见父母饱经风霜的脸上挂着笑容,大女儿赵碧华转过身,悄悄抹去眼角喜悦的泪水。 艰苦年代 手工活养起一个家 73年前,吴永清嫁到赵家,当时赵家非常贫寒,但幸亏赵小云做得一手好木工。除了每日耕作农田,赵小云还要做木桶、木盆等小家什,逢场便担到街上去卖。吴永清则打草鞋,纳鞋垫贴补家用。慢慢地,2儿7女相继出生。赵碧华仍记得,12岁那年的腊月,为了给儿女添冬衣,父亲赶制木桶时,锯子将膝盖头锯出一道十厘米长的口子。忍着巨痛,父亲只将伤口简单包扎,依旧步行五十里路,赶在集市散场前将木桶卖出。回来后,解开带血的布头,母亲和他抱头痛哭。父亲反过来安慰她:“没啥,反正皮子糙,赖一赖,伤口就好了。” 至今,父亲都丢不开这几十年的木工手艺,木桶卖不出去了,他就给儿孙家里打木桶、砧子。赵碧华说:“每次用起木桶,就会想起爹爹为我们付出的一切。” 相守之道 爹爹总是让着妈 “他们在一起这么多年,从来没有红过脸。”赵小云的大儿子说,姐姐们出嫁后,二老就随他一起生活。在他看来,二老的相处之道是“谦让”。 虽已是百岁高龄,老两口依旧要帮着打稻谷、做家务。和年轻时一样,无论母亲做什么,父亲总要抢着包揽。每次父亲担谷子,母亲都要上前帮忙,这时,父亲就会大手一挡,说:“你让开,我来。” 去年,母亲犯腿疼,下不了床。已经101岁的父亲依旧一手照顾他。父亲耳背,老喊不答应,老两口就发明了一种独特的交流方式。“只要妈妈一拍柜子,爹爹就晓得她有事,赶紧进屋,问她要不要喝水、吃东西。妈妈腿痛时要发脾气,爹爹从来不还一句嘴,听到就是了。”大儿子说,因为有了两位老人做“榜样”,一家人几十年都相处和睦。 养生有方 心态平和是关键 如今的赵家,人丁兴旺。儿女辈有9人(一儿一女去世),孙子辈28人,曾孙68人,重孙1人,大女儿已经71岁,重孙辉辉也满了8岁。老两口的生活处世态度影响着儿孙们,也被大人用来教育后辈。 “爷爷很勤劳,比我这个小伙子还强。”孙子赵斌说,直到去年,老两口依旧坚持下地种菜。儿孙们阻止:“一把年纪,该享清福了,还累啥?”老人摆摆手说:“习惯了,自己动手种出来的菜,吃起踏实。” “也许就是因为他们心态平和,也不爱生气,才能长命百岁。”赵斌说,“爷爷奶奶常教育我们,家和万事兴,家庭搞不好,什么人(指引起家庭不和睦的人)都要出现。”在后辈看来,二老的养生秘诀就是:和睦的家庭,平和的心态,即使粗茶淡饭也是有滋有味。 早报记者孙琪谭小娟实习生陈亚琴摄影华小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