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靠“认识”不如靠利益制衡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5日08:34 法制日报 |
独家视角 毕书之 山西省环保局日前公布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人群中,93.31%的群众认为,环境保护应该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然而却有高达91.95%的市长(厅局长)认为加大环 保力度会影响经济发展,仅有6.51%的市长认为“不会”。报道在引述了这段数字之后,发出了“市长的觉悟为啥不如群众”的疑问。坦率地讲,仅就“加大环保力度会不会影响经济发展”这个问题而言,是不需要问就该有的结论———影响肯定存在,影不影响并不是真问题,真问题是:当治理环境污染影响到经济发展的时候,地方官员是否愿意主动放弃一些经济发展,来保证环保?目前来看,多数官员是宁愿以“污染”为经济发展代价的。据报道,在中国的上一个五年计划中,GDP的所有指标都是超额完成,但环境的主要指标却一项都没有完成。这说明,在环境保护这个问题上,已经不是单纯的官员“认识”问题,而是约束力不够的问题,是官员的追求GDP的驱动力没有遇到强有力的制度约束的问题。 环保与经济发展存在三种关系:一是未雨绸缪搞环保;二是亡羊补牢救环保;三是不闻不问毁环保。理想的模式是未雨绸缪,最糟糕的模式是不闻不问。光靠“科学发展”与“保护环境”的认知教育,无法实现撬动作用,把在经济比拼的战车上拉回来。有媒体评论说,要“力促民众与地方官达成环保共识”,窃以为,共识早已存在,惰性不行动才是关键。在目前的情况下,比较实际的选择是尽力亡羊补牢,在此基础上“保二争一”,避免环境问题滑落得更远。本次调查的结果给了我们提示:既然民众通过切身的感受,对环境污染深恶痛绝,9成民众希望环保与经济同步发展,那么就应该把这股自我觉醒的民意,通过监督杠杆,转化为对干部监督的“官意”,而不仅仅是期待官员的“良心发现”、“认识到位”。 “市长的觉悟不如群众”从逻辑上是不成立的。官员是民众的代言人,出现官意与民意脱节,这说明这种代言出现了问题。在通过数字考核干部的前提下,应将老百姓是否满意作为官员业绩考核的重要指标,只有这样的“借力打力”,才可能撬动那些担忧环保减缓经济发展进而影响政绩的9成官员,而这不仅是个认识问题,更是个利益制衡的问题,需要相关的制度机制不断完善跟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