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重读《背影》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5日08:50 上海青年报

  朱自清的《背影》自1925年问世以来,受到读者和文学评论者的交口称赞,在中学语文课本中,曾多次被选为重点教材,启发和影响了几代人。然而,这些年来,《背影》的影响力已大为弱化,以致差一点被“遗忘”在中学语文教材之外。据说,学校方面有一种共识性的议论:仅以几只橘子和几滴眼泪来表现父爱子孝的文章在商业社会的今天已显苍白无力,缺乏刺激,读来味同嚼蜡。而文风又朴实无华,好似一杯白开水。总之,不像朱自清的其他几篇美文有教头。其实,从《背影》的交际背景来看,我们似乎并没有真正读懂《背影》。

  朱自清离开北京五年后,于1925年到清华任教。当时孤身一人,没什么朋友,心里十分寂寞,强烈怀念着南方的生活。10月的一天,他收到父亲的来信,朱自清不禁悲从中来,泪如泉涌。想到父亲待自己的种种好处,特别是八年前料理祖母丧事完毕,父子同车北上,在浦口车站分别的情景。想起当时的一切,他十分后悔自己那时年轻无知,不能体察父亲爱子之情,暗里还笑他的迂。又想到父亲少年出外谋生,东奔西走,可家景日衰,老境颓唐,却始终惦念自己和自己的儿子。哀伤和想念如江水汹涌而来。于是,作品就在这样的背景下问世了。他写出了作者对父爱的真切感受,是对父爱的一种顿悟,也是对人生的顿悟。

  当然,作者的这种人生顿悟不是突发的,而是有一个过程的。朱自清1916年夏考入北大预科。按规定学生应读两年预科才能考读本科。由于当时父亲差事交卸,家庭经济逐渐拮据。为减轻父亲的负担,终提前一年考入哲学系。这年冬天,祖母去世,朱回扬州奔丧。适逢其父又卸职,朱看到家境惨淡,满院枯枝败叶,萧索非常。他看着已显老迈的父亲,老实巴交的母亲,以及众多尚未成年的弟妹,心情十分沉重。他对三弟说,他要尽早挑起养家糊口的重担。果然,朱又提前一年本科毕业。可见,朱自清早在20岁时就已经顿悟到父亲的爱子之情。这种人生顿悟才是《背影》的文心主旨,也是重读《背影》的价值所在。

  回看当下的年轻人,大多把父母的爱看作理所当然,少有懂得父母的艰难而主动减轻家庭负担的;即使是家境并不富裕的贫家子弟也是竭尽榨取之能事,出手阔绰,唯恐被人看不起。尽管父母任劳任怨,仍难免落得个不顺眼。而作为人父的中年人等到把孩子安排好了,自己也老了。再看看老父老母已成老朽,生活早已不能自理,于是往养老院一送,便万事大吉。起初每月还能探望几次,久而久之,老父老母想见儿女一面也成了一种奢望。等到老父老母带着孤寂的长恨撒手人寰,这才恍然有悟。于是想起了父母当年对自己的种种好处,想起自己当年的种种不是,悔恨交加,泪水纵横。于是便如柏杨先生所说:“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写怀念文章,赚些稿费。”岂不悲哉!

  《背影》虽不像《荷塘月色》、《春》、《绿》那么美,但如果我们能读准《背影》对父爱的顿悟主旨,让天下的人子、人父从慢知慢觉、后知后觉乃至木知木觉中早一点醒悟,早一点关心自己的父母,那么到了生离死别之时,也许就不会捶胸顿足,追悔莫及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