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政府定价监管的抓手在哪儿?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5日09:05 大众网-大众日报 |
近日,发改委下发通知称,将强化对垄断行业的成本监管,抓紧制订各行业定价成本监审办法,明确定价成本构成、审核标准和方法,并向社会公布。(11月14日《大众日报》) 这些年来,垄断行业与企业左手掌握资源,右手掌握定价,不断以涨价转移确实在上涨的成本,让普通百姓为自己享受的“垄断利润”埋单。对此,老百姓怨声载道却又无可奈何。在这样的背景下,发改委的一纸通知,自是引人注目。 按照要求,发改委列入政府成本监审目录的商品和服务,未经成本监审,不得制定或调整价格。从积极的角度说,成本监审进一步体现了政府市场监管职能的约束力,有助于提升价格决策的科学性,客观上也能促进经营管理者转变粗放的经营模式。但放在现实,好事要做好,却着实不易。 本来,有效控制成本是企业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但垄断企业的特点决定了其原本就缺乏通过降低成本下调产品价格的内在动力。因此政府的监管便显得格外重要。既然垄断企业的定价模式是成本加利润,那么能否把成本核算准、挤掉水分,就成为政府有效监管并给公众带来实在益处的关键。问题是由政府对自己掌控下的垄断行业进行价格管制,其中的利益冲突怎么解决?政府怎样知道这些行业的真实成本,知道了又有多大的动力告知社会?而这些行业中的企业又何以具备主动节约成本、主动申报真实成本的动机?过去这些问题没有解决好,现在怎么就能防止垄断利益集团左右价格改革? 眼下有一个现成的例子。日前,国家发改委在其网站对《城市供水定价成本监审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了城市供水价格成本的组成内容,其中管理人员工资及福利费、业务招待费、取暖费、会议费和差旅费等“管理费用”均可计入水价成本引来广泛质疑。发改委从成本入手,原本是为了控制企业的成本,防止企业将不合理费用通过打入成本向社会转嫁,但在老百姓眼里,“水价成本”却成了一个“筐”,一定会有足够多的漏洞让企业钻的。谁能说这种担心是杞人忧天呢?供水企业如此,依次类推,供电的、供气的、供油的等等概莫能外。 在竞争体制不完善的当下,强化对垄断行业的成本监管是必要的,在成本监审上出现政府力所不及的地方也属正常。但成本监审起码不应该再为垄断企业开辟转嫁风险和成本打开新的通道。因此,认真贯彻执行《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办法》,既要从规范成本监审目录、监审依据、监审程序和监审内容下手,建立健全垄断行业的成本约束机制,又应加快健全成本信息披露机制,把成本监审不光置于政府还要置于社会监督之下,同时,还要规范垄断性产品和服务定价听证程序,完善定价机制。当然,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关键还在于,在一切可能的条件下,深化垄断行业改革,坚持政企分开、放宽准入标准,形成竞争性市场格局。只有当竞争的压力存在时,垄断企业各种不合理的成本才无法轻易地转嫁到公众身上,而消费者也才能花钱买来明白。这话笔者以前说过,现在还是这个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