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公益行动是效益最大化 非投入最大化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5日12:03 四川新闻网 |
深圳一所中学组织400名初中生集体包机,耗资80万元巨款远赴贵州进行“手拉手西部行”扶贫助学活动。此事一经媒体披露,立即引起一片哗然。 “手拉手”是共青团所领导、组织的少先队活动中著名品牌活动之一,通过这一活动让更多的城乡孩子相识相知,对开拓孩子的眼界、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健康的远大的理想信念,都已经产生了诸多的积极作用和广泛影响。 深圳这所中学的这次活动,实际上也是学校团组织开展的这一活动的具体形式。但就像团组织开展的其他公益性活动一样,一个基本的要求都是在务求实效、力戒形式之外,要追求活动效益的最大化,要以有限的投入取得尽可能大的效果,这既是基于团组织自身财力有限的现实之举,更是组织活动能取得成功的前提和衡量其成效的基本标杆。 以此标杆来衡量深圳这所中学组织的这一次令舆论大哗的活动,可谓弊端立现。本来,即使富如深圳,也不乏依然要脱贫的地方和家庭,城区面积再大的城市,最多1小时的车程之外,就不难找到成片的与城市反差强烈的农村。因此“手拉手”活动很适合、也很容易以较低的投入取得良好的效果。 如此舍近求远、如此高昂的代价、豪华的排场,以最大的、最严重的形式主义的空壳所包装的活动,即使孩子们到了贵州的艰苦地区能得到体验并有所触动,也无法弥补因为活动组织方式上的形式主义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如此一算,是活动花了高价,效果却大打折扣,甚至是负面影响远远超过有限的收获。 再深究一层,凡涉及个人出资或筹资,且耗资数额较大的活动,必须一律坚持自愿原则,这是组织公益性活动的底线。但深圳这所学校的活动组织者则连这一底线也没有守住,他们试图通过揪住“学分”这一学生的“命根子”,来强迫学生、更准确地说是学生家长们就范,因为强人所难,使得活动的组织背离了基本的“公益”方向,恐怕孩子们在活动的参与过程中体验更多的不是贵州的贫困,而是校方的蛮横、组织者的刁蛮。 深圳的很多家庭可能比较富裕,但并非已经到了对2000元的活动费用毫不在乎的地步,更何况还有贫困家庭和贫困学生,其费用也是在学校的所谓“动员”下靠富裕的家长来资助,是又一层次的强人所难。富裕的家长们有什么义务做这样的事情?退一步说,本来愿意做这种事情的“冤大头”型家长就不会多,就是彻头彻尾的“自愿”,这钱也是经过学校的错误诱导,用错了地方,因为在很多贫困生的基本学习生活费用都不能保障的前提下,还奢谈什么“包机”,只会让人啼笑皆非。 舆论对深圳的“包机扶贫事件”一片哗然,其根本原因正在于此。 实际上,小到一个共青团活动,大到治理国家,发展经济,追求效果、效益最大化而不是投入最大化,都是基本的必须遵循的规律。 还有一个让人无法释怀的地方是,据说学校没有从组织包机和旅行社的招标中得到什么好处,但愿这是事实,否则有关的教育者和活动组织者们更要“罪”加一等,有渎职、贪污之嫌了。(黄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