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校还在打基础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5日12:14 信息时报 | ||||
“目前学校还处于打基础的阶段,最大的问题是名师还不多,我们将挖掘自己的潜力,重点培养自己的年轻人,尤其是35岁以下的老师……第一个吃螃蟹的事情可以做一两次,没有必要什么事情都创造第一,还得按照教育规律办学。” ——暨南大学校长胡军 时报讯 (记者 薛冰 实习生 海莱阿芝 刘燕 通讯员 陈文举) “侨校特色、百年历史、发展阶段、办学空间、学科优势、学术自由、个人经历……”暨大百年校庆前夕,记者专访了该校校长胡军。言谈间,他风趣幽默,语言平实有力,让人感觉他是一个很有个人魅力和亲和力的当家人。 “目前还处在打基础阶段” 信息时报记者(以下简称“时”):暨大是华南地区第一家进入百年行列的高校,您如何看待暨大的百年历史和侨校特色? 胡军校长(以下简称“胡”):100年来,暨南大学“宏教泽而系侨情”的侨校特色一直未曾改变。1958年、1978年两次复校,都是适应海外华侨华人学生前来求学的需要。目前我校来自境外的学生达到12000多人,是历史上最多的时期,也是这种特色的凸现。 “三落三起”也算是暨大的一个特色,自强不息比较能反映暨南的精神。办学一百年,暨大最大的成绩和贡献,是培养了大量的海外华侨子弟和港澳台学子。以港澳地区为例,目前,澳门七成的医生从暨大毕业,还有三百多公务员亦毕业于暨大。而香港不少暨大校友在政界、企业界及新闻媒体工作。要知道,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与港澳地区和海外华侨华人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记:您在暨大21年,对这所学校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胡:最深刻的印象,是观念的转变,是学校近20年来的发展得益于国家的科教兴国战略。暨南大学自1996年进入“211工程”重点建设行列以来,经过“九五” “十五”十年的发展,无论是内涵还是外延,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研究生达到6000多人,本科生数达到16000多人。从学生人数到学科发展等各个方面都可以体现出来。这归功于把暨南大学办成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正确理念。 既然是办大学,就要遵循大学的发展规律来进行。目前学校正在进行的“十一五”规划,外界看来可能没有特别闪亮的东西,但这正是我们要达到的效果“求真务实”,不再一味追求外延的扩大,不再追求数量的越多越好,而是要杜绝浮躁,追求培养质量,强调创新精神,真正贯彻“质量是生命、创新是灵魂”的理念,将高素质高质量作为我们的目标,培养有特色的、高水平的人才。 记:暨大目前面临的最大难题是什么,如何解决? 胡:第一,名师还不太多。梅贻琦先生说过,“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一流的大学必须有一流的师资队伍。但现有的大师是有限的,仅仅靠引进,去争去抢,是不可能实现学校长远发展的。 今后,我们将“两手抓”:一方面加大力度,引进学科发展需要的院士、珠江学者等大师级人才;另一方面,我们将重点挖掘自己的潜力,培养自己的年轻人,尤其是上世纪70年代以后出生,35岁左右的青年教师,不能急功近利。 同时要改变的是行为方式。以前是“培养师资队伍”,现在我们将细分化、具体化,落实到培养谁、青年基金提供给谁,一个一个去培养。 面临的第二个难题是办学经费问题。优秀的师资培养是需要经费的。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每年有17亿美元的经费,日本的大学也有送教师出国培训的计划。但与他们相比,我们在办学经费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我们将尽量开源节流,从大学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办学。 “我这个人高调不起来” 记:谈谈您个人吧。 胡:我个人经历比较简单,粉饰较少,按照自己的本色去做人。外界经常有人说我这个低调,其实我是高调不起来。 我觉得当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把事情做实。不满足于号召、理念,做什么一定要认真。我研究过德国和日本的文化,他们做事有时候看起来比较慢,甚至有点笨、死板,但长久看来,正是这种认真、务实的民族特质成就了今天的成就。其实,凡事能做到认真、务实这两点,就非常不容易了。 实际上真正对学校起作用的就是认真、务实、一步一个脚印这些文化特质,如果我们一味追求第一、追求轰动效应,短期内可能让人很兴奋,但问题、毛病不久就会暴露出来。只有做到认真、务实这两点,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才不至于成为过眼烟云。 “大学应该超凡脱俗” 记:如何按教育规律办事,高校如何在“象牙塔”和介入社会两者之间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胡:大学本是“象牙塔”,应该“超凡脱俗”,站在比较超然的角度,追求科学的发展。但大学本身也具有三项职责:培育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现在社会的发展要求高校走出“象牙塔”,更为直接地为社会服务。广东省将产业经济研究所设在暨大,我们已经拿出了相应的研究成果,成为广东省决策系统的一部分。另外,我校的国家工程中心,就是直接推动新技术成果转化的平台。如果有可能,我们还将扩大在广东省内的招生,为提高广东的毛入学率做出贡献。 在为社会服务的同时,最重要的还是要回归大学本身的功能,在推动人类的科学研究的进步方面做出贡献,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这才是服务社会的最好的方式。虽然外部的大环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我相信,只要每所大学都迈出一小步,合起来就将是一大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