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近半学生来自境外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5日12:14 信息时报

  

近半学生来自境外
暨大的港澳学生到珠海校区参观。时报记者 巢晓 实习生 吕永强 摄
近半学生来自境外
暨大华文学院有许多学生来自东南亚。时报记者 巢晓 实习生 吕永强 摄一个世纪以来,暨南大学共培养了近20万名学子,他们分布于祖国各省区和世界各地,目前在读学生来自世界的60多个国家、地区。学校同世界五大洲70所高等院校和文化机构签订了双边协议或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可谓“声教讫于四海”,俊彦遍于五洲。

  一个世纪以来,暨南大学共培养了近20万名学子,他们分布于祖国各省区和世界各地,尤以港澳和东南亚地区的人数为最多。目前在读学生来自世界的65个国家、地区。学校同世界五大洲70所高等院校和文化机构签订了双边协议或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可谓“声教讫于四海”,俊彦遍于五洲,海外毕业生在世界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各项建设事业的重要人才。

  而作为“华侨最高学府”,暨大多年来无论在招生方向还是培养学生上都着重推广“人才培养分流制”,对内地生和侨生因材施教,体现“侨校”特色。

  海外招生日增:目前侨生占了四成多

  暨南大学自1906年成立之日起就定位为一所侨校,侨校是暨大最大的特色。1989年起暨大恢复单独对外招生。暨大率先在世界五大洲设立招生报名点,方便学生咨询和报名,并深入改革预科教育等等。这些改革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在近两年的招生工作中,暨南大学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报考并被学校录取的海外及港澳台学生数,均大于全国其他高校的总和。

  目前,在校的海外和港澳台学生达到9534人,占全校全日制学生比由20%增长到43.17%,特别是在校攻读博士和硕士学位的港澳台和海外研究生达751人,约占全国总数的1/4;在校台湾学生达602人,占全国总数的1/7。1995年,只有16个国家的学生来校学习,而今天的在校学生则来自世界五大洲65个国家和中国港澳台3个地区。

  培养方式灵活:1993年就建立学分制

  暨南大学作为百年侨校,为更好地对来自港澳台和海外的学生因材施教,暨大为此制订了新的培养目标与办学原则。

  暨南大学教务处的老师向记者介绍,针对学生的文化背景、学业基础和实际要求,学校在2001年贯彻落实“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的办学方针,确立港澳台侨学生“面向世界、应用为主”,内地学生“加强基础、目标上移”的分流培养目标和原则。分流培养具有相对性,港澳台侨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修面向内地学生开设的课程。

  根据这些原则,学校推行了不同于普通高校的特色措施。

  学分制度方面,据教务处老师介绍,早在1993年学校构建了特色鲜明的“标准学分制”。这种制度,比起普通高校实行的统一学分制度,要灵活得多,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来讲也比较公平。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教师、自主选择课程、自主选择学习时间、自主选择学习进度,学生修满规定的学分数,就可毕业,这样学生可以提前毕业,也可推迟毕业,有力促进了由“保姆式”教育向现代化教育的转变。对境内外两类学生制订不同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和教学要求。

  暨南大学还加强了英语、计算机语言和汉语的“三语”教学,在全国首先施行课堂教学三重评估制度。

  课程设置多样:侨生侧重学习中华文化

  在课程设置上,学校也使出了高招,近年来深入贯彻落实“人才培养分流制”取得显著成效。针对港澳台侨学生、内地学生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实际需要,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全校公共必修课实行分流,内地学生课程依照教育部、中宣传部规定,港澳台侨学生课程侧重中华文化的传承和爱国主义、法律意识、公民意识的培养,以及中国国情民意的介绍和分析。

  为方便港澳台侨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并促进对外交流,学校相关部门已组织将学生成绩单翻译成英文,并已开始着手组织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课程简介、教务办事流程、教务管理相关规定等教学文件的英文翻译工作。

  对外合作办学:与多个国家建立合作

  另外,暨大还积极拓展对外合作办学,先后与新加坡、印尼等国的学校合作,开我国高校在海外办学的先河;与五大洲70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文化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暨大是国内第一所在五大洲建有姊妹学校的大学;1993年,与中旅和香港中旅等合作,建立了国内第一所通过国际旅游组织认证的旅游学院;1978开国内综合性大学办医学院的先河;1996年以来免费收编7家省、市附属医院,解决了普遍存在的医学学生实习医院不足和经费短缺的困难。

  为适应国际化教学需要,暨大国际学院有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行政管理、金融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临床医学等七个专业采取全英语授课方式进行,培养国际化人才。

  时报记者 薛冰实习生 海莱阿芝通讯员 陈文举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