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世界首株“太空大麦”发芽了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5日15:20 新民晚报

  9:00上午首家报道

  本报讯(记者马亚宁)来自太空的种子,会结什么果?记者今天上午9时在上海农科院看到,我国第一颗专业航天育种卫星“实践八号”带回的大麦种子深秋吐绿,一颗颗“绿脑袋”争相诉说着无比奇妙的“太空游”。这项由上海科学家承担的我国首个啤酒大麦航天育种工程,即“利用航天诱变-加倍单倍体技术改良啤酒大麦”课题,5年后将培养出世界第

一株“太空大麦”,酿出香醇美妙的“太空啤酒”。

  航天大麦初长成

  宇航服“白白胖胖”,太空舱“层层设防”,就是为了让宇航员与神秘太空“保持距离”。可种子“飞天”却一身轻松,还能通过特制“天窗”,充分享受“太空浴”。

  “这就是空间诱变育种技术,俗称航空育种。”上海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黄剑华博士告诉记者,植物种子遨游太空,可以获得太空高真空、强辐射、微重力等极为特殊的生存环境。这在地球实验室里可是“难得一试”的,很可能会给种子烙下“终生难忘”的“太空印”。

  据悉,此次随“实践八号”卫星出行的大麦品种,都是来自上海的高产优质啤麦,在抗病害、耐盐碱、酿酒品质等方面表现出众。周游太空10余天后,这些上海“优等麦”已蹿出五六厘米高的小嫩苗,将来会“出落”成啥模样?农业科学家们将拭目以待。

  “小孢子”拉一把

  春种秋收一年足够,可太空大麦偏偏要5年才能“长大成苗”?黄剑华博士指出,种子身上的“太空印”多半只在第一代果实上有出色表现;到了孙辈身上,一颗“太空种”却生出截然相反的后代,如个头有大有小,品质不均等等。这对追求高矮胖瘦整齐划一的种源农业来说,堪称“致命打击”。“想要太空种子的优良品质保持稳定,世代遗传,还得请'小孢子'来帮忙。”

  “小孢子”就是没有成熟的花粉,可看作植物的“精子”,只拥有一套遗传染色体。首先将太空麦种栽培成培育材料后,层层加压,让它们到耐寒、抗热、病虫害等各种极端环境里走一遭。选择出那些脱颖而出的“太空种子”,请来“小孢子”稳住表现出众的“太空印”,通过“加倍单倍体”技术,将科学家想要的“太空印”直接“升级”为植物内部的“太空基因”,代代遗传。“很自然,这一复杂的生物基因培育过程至少需要四五年。”

  航天育种不同于转基因

  饱受高深莫测的宇宙射线,辗转多年经历基因工程,“太空大麦”上市时,会否遭遇健康之忧?有关专家指出,航天育种食品和转基因食品完全不同,“稀奇古怪”的宇宙射线只是诱导植物自身的各种基因显现甚至放大,根本没有将外源性基因导入作物。

  而且,太空中蕴藏着无尽的宝藏。利用太空的特殊环境可以进行许多地球上难以进行的重要科学实验,使人类收获太空宝藏的财富和资源。面对愈来愈近的太空农作物,消费者无需担忧。

  据了解,除了“太空大麦”,上海科学家正考虑让“太空种子”和“小孢子”多多合作,走进甜玉米,双底油菜等独具上海风味的农作物,最终让太空食品慢慢钻进沪上普通百姓的菜篮子。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