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大学生屡陷骗术圈套 现有教育体制束缚"长大"?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6日14:39 中国新闻网

  出身名校、受过多年高等教育的杨博(化名)在网上买了个价值数百元的MP3,最后竟被骗万元。据了解,虽然各高校都会做安全方面的宣传教育,但每年都会有学生陷入各种骗局陷阱中。大学生为何屡屡陷入手段并不高明的圈套中?上海大学副校长叶志明教授认为,对于这种现象,现有的社会环境、教育体系等负有很大的责任,它们没能让学生全面成长。

  单纯的大学生"没想到还有这么坏的人"!

  杨博是上海某著名高校大四的学生,最近他在某知名购物网站上看中一款780元的MP3。他和对方联系后,对方通过网络提供了身份证号码等个人信息,然后给了他一个银行账号,让他直接汇款后再把MP3邮寄给他。杨博如约汇款后,对方又称这款是6只装的,必须要再交3900元,小杨又如数把钱汇了过去。谁知对方表示,因为第一次与物流公司合作,所以必须要付1万元保证金。面对多次的食言,小杨非但没起疑心,反而东拼西凑,到处借钱,再汇了1万元过去,之后对方便失去了联系,他也没有等到MP3。小杨这时才想到报案,报案后发现,对方提供的身份证号和个人信息都是假的,他总共被骗14680元。

  小杨家境并不富裕,在学校还申请了贫困补助。这次受骗,不仅损失了自己大四准备找工作的资金,还欠下了不少债务。对此他表示,并没有想过这种交易会有危险,更没有想到社会上会有如此坏的人。

  困惑的保卫处人员"大学生为何容易受骗"?

  “大学生是高素质的人才,却为何老是被骗呢?”沪上某著名高校保卫处的一位工作人员困惑地对笔者说,曾有警察告诉他,对于不少大学生的报案,警察有时候都不相信是真的,因为有些案件中骗子手段很简单,但大学生依然中计。

  这位工作人员告诉笔者,就他所在高校为例,几乎每年都有学生被很老套的骗术欺骗:如学生银行卡被陌生人“借用办事”导致钱卡双失的案件屡屡发生;还有不少学生在校园代理产品销售时,轻信对方所称的“有上千件货品”,自己也偷懒不清点,直接交钱拿货,最后才发现只有一二百件,生意还没做就亏了大本。

  而对于这些骗术,上海几乎每所高校的保卫处都会进行宣传,不少学校还印有介绍各种常见骗术的安全防范手册,新生进来时人手一本,但效果并不明显。

  “可能学生根本不看这些手册,所以每年有不少学生都被同一种骗术欺骗。”这位工作人员说,他感觉现在大学生警惕性出奇的差,太容易相信人。

  专家分析 现有社会环境和教育体系没让大学生“长大”

  “对于大学生经常受骗,我认为一点都不奇怪,因为他们并没‘长大’。”著名教育专家、上海大学副校长叶志明教授说,现在很多大学生在生理上已和他们年龄相符,但是掌握的知识只是达到了学校考试的要求,对社会的认识和适应等方面,他们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成熟。

  “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开始,他们接受的教育只是为了考试。”叶志明表示,现在的教育内容单一,教给学生的都是理想化的东西,没有向学生真实地反映社会的多元化、多样化。在现有教育体系中,所有事情的结果都是老师和家长教给学生,学生长年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潜移默化中已经缺乏了对事物的鉴别和判断能力。

  叶志明还表示,现在的教育和社会环境,还表现为“溺爱”孩子,人们在越俎代庖地替孩子扫除各种他们应该面对的困难和干扰。而人生发展路上必然有着很多干扰,骗局也是其中一种。在长期由他人来过滤阻碍后,学生一旦遇到干扰便难产生应有的“免疫力”。然而,长期生长在溺爱环境中的学生,自我意识很强,做事情都认为自己的“一套”才是最好的。比如在安全方面,他们会认为自己是大学生,不可能上当,把保卫处等学校相关部门的宣传当成说教。

  对于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叶志明认为是整个社会的责任,要从教育的源头抓起。大学的新生入学教育、甚至整个大学4年的教育,也只是尽量弥补其各方面的欠缺,治标不治本。

  (来源:新闻晨报:作者:宋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