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垂直管理”就能保证统计质量吗?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7日00:00 新华网

  彭联联 作者文集

  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近日在参加北京大兴区统计局基层统计所揭牌仪式上表示,当前经济体制正发生着深刻变动,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凸显,而实现统计的垂直管理是保证统计质量的重要举措。北京市基层统计的“撤科改所”为全国其他地方提供了鲜活的经验。(11月16日《第一财经日报》)

  长期以来,统计数据的失真广受诟病,出现这种情况,关键在于官员的政绩考评机制存在漏洞,再加上各方权力制衡失灵,以至于造成“官出数字、数字出官”这一奇怪现象。那么如何确保这些统计数据的真实准确,我看仅仅依靠垂直管理是不行的。

  不错,如果统计部门的人、财、物都归地方行政掌控,其统计过程和结果必然要受到地方权力的影响甚至操纵;但是实现垂直管理后,地方权力就真的不能对统计部门施加影响吗?我看未必,其实,在权力监管不到位的情况下,垂直管理能否保障统计质量还只能是一个未知数。只要地方官员的政绩不是与公众直接感受到的现实利益挂钩,不是由广泛的民意来评判,而是由一些不能科学反映社会发展、可以人为操纵的GDP数据来决定,那么,这种地方行政权力对统计数据施加影响的现象就不可避免发生。

  其实,不管是垂直管理还是地方管理,实际上都是权力监管权力,是权力系统的内部监督。因此,要想通过垂直管理来保证统计质量,其必须具备两个前提,其一是自上而下的权力必须是公正廉洁的,其二是统计部门应该对统计的真实性、正确性负全部责任。但实际上,这两点都是难以保证的。因为一方面一些统计部门自身的公正廉洁确实难以保证;另一方面,出于政绩考虑,一些地方行政官员总会想方设法去腐蚀、拉拢统计部门。再加上统计部门的一些原始数据还需要地方政府提供,一些工作还有赖于地方政府的配合,既然如此,即便实现了垂直管理,我们又怎能确保这些统计结果的质量呢?

  笔者认为,统计部门要想摆脱尴尬处境,挤干统计数据中的水份,垂直管理并不是灵丹妙药,关键是要完善权力的监督体系,强化人大、舆论、民意、司法等对行政权力的外部监督。外部监督是权力难以操纵的监督,是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只有把权力暴露在多重监督的阳光之下,统计的水份才会随时被蒸发干净。

  相关报道:

  垂直管理和地方职权应有平衡点

  黄金周也应当搞“绿色统计”

  统计数据屡遭质疑应从自身找原因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