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迎接银行业全面开放的“战国”时代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7日00:00 新华网

  周义兴 作者文集

  11月15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根据该条例的规定,中国将全面履行入世的承诺,面向外资银行全面开放人民币零售业务,一个基本的导向是鼓励外资银行在本地注册,注册后将获得完全的人民币零售业务资格,还将获得从事银行卡业务以及咨询服务的业务(《新京报》11月16日)。

  无疑,随着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在12月11日起施行,中国银行业也将进入全面开放的“战国”时代。届时,外资银行借助其先进的运作理念和丰富的市场经验,及其金融服务产品的不断推出,中资银行肯定会在市场上受到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但不容否认的是,中资银行凭借多年积累的本土经验,特别是在人民币零售业务方面仍然具有一定的优势。

  首先,相对而言,包括中行、工行、农行等中资银行,虽然在金融运作理念和市场开拓能力,以及产品开发方面与外资银行相比可能处于弱势。但中资银行在市场覆盖面上,特别是在国内市场经营网络分布上的优势,是外资银行所不具备的,而且在短时间内也是难以逾越的。因此,银行业的全面开放,对中资银行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机遇是中资银行可以通过市场竞争,利用外资银行还不具备的本土优势,尽快转变经营理念,通过提高服务水平来巩固和扩大自已的竞争优势;而挑战则是,随着外资银行在国内市场的逐渐渗透,加上其已有的先进理念和丰富经验,与中资银行之间原有的本土化距离必将会缩短。对此,中资银行应当有足够的准备。

  还有,从银行服务的供求关系看,如果仅就目前的市场态势看,外资银行现在大多瞄准的是外资与合资企业业务,零售业务针对的也多是市场中的高端客户。而中资银行对国内客户的消费心理、实际需要等方面要比外资银行更为熟悉,如果把握得好,中资银行在巩固自已现有业务的同时,还可通过市场竞争向外资银行的业务范围加以渗透。

  面对我国银行业的全面开放,如果把开放看作银行业“战国”时代到来、面临全面竞争的话,那对国内的中资银行而言,应对之策只有迎接挑战。因为唯有参与竞争,才是中资银行生存、发展与壮大的出路。

  相关报道:

  解读《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四大看点 三大亮点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