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扎囊县农牧民人均收入实现2300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7日01:45 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王杰李文健

  2006年以来,扎囊县坚持把农牧民增收做为发展经济、维护稳定的中心工作来抓,以“生态固县、项目强县、实干兴县、产业富县”为发展战略,以“农牧民增收、财政增效”为目标,精心组织,农牧民增收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截至目前,农牧民人均收入实现2300元。

  围绕农牧业结构调整促增收。2006年,扎囊县将优质大蒜、优质土豆种植面积分别由原来的255.3亩和200亩调整到280亩和300亩。仅此两项创收119.6万元,平均每户增收300元,同时,大力发展以奶牛、藏鸡、鸭等为主的特色养殖业,全县现已建成11个养殖小区,年养殖达5万只,平均每户创收2022元。

  以对农牧民的技能培训促增收。依靠县中学职业技能培训基地,结合科技入户等工作,加强对农牧民科学技术和职业技能的培训,大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使广大农牧民群众致富有门路,就业有技能。目前,已培育1000个科技入户示范项目,通过项目辐射带动4800户农户,示范户先进实用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达到95%;2006年该县举办各类培训24期共5461人次。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县掌握一门以上致富技术包括编织、驾驶、建筑施工、种养技术等在内的劳动力约8000人左右。

  劳务输出促增收。近年来,扎囊县始终坚持县内与县外、规模与分散,政府引导与群众自发相结合的劳务输出方式,劳务输出发展态势良好。据初步统计,家庭劳务输出有一人以上的5900户,占总户数的87.4%,预计全年劳务输出达3.5万人次牞创收达2500万余元,人均创收达800元以上。2006年,扎囊县先后组织萨布村19人到米林县建房,组织吉汝农民施工队和扎期多吉农民施工队共70人修筑江北公路,组织扎其边久施工队40人参与朗赛林庄园维修项目,组织桑耶镇群众2500人次参与农发项目等等,人均可创收1520元。在县委、县政府的引导下,由能人带动的群众自发劳务输出也日趋活跃,比较典型的有扎塘镇巴珠、罗布多吉带领50人承包措美县哲古镇安居工程,人均创收1160元;扎其乡久村村民嘎玛旺杰自2005年带领5名学徒闯入北京市场从事藏式绘画,8个月时间收入就达5万元,2006年又带领6名学徒到拉萨从事藏式绘画工作,预计收入将超过10万元。

  立足特色促增收。独特的人文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是扎囊县经济快速发展的一大优势。为充分挖掘和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县委、县政府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援藏资金和区地两级有关部门支持,围绕旅游业“吃、住、行、游、娱、购”六大要素,实施了桑耶小城镇建设和郎赛林庄园维修项目,修建了株洲宾馆、县民族手工艺品集散中心,扶持了12户农民从事农家乐的经营。随着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依托旅游业实现增收的覆盖面逐步扩大。以桑耶镇为例,农牧民依托旅游景点,通过发展餐饮、农家乐、运输、藏药材、旅游纪念品等年创收可达40万元。发达的传统民族手工业也是扎囊县的一大优势。扎囊县吉汝乡素有“氆氇之乡”的美称,可以讲“家家都有氆氇机,人人都会织氆氇”。全乡现有氆氇机2000多台,年人均创收达1050元。在经营过程中,该乡积极探索“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通过与青海藏羊集团合作,引进人才和技术,正积极打造藏毯品牌。

  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根据全国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总体要求,扎囊县大力开拓农牧区市场,方便农牧民,改善各阶层群众的消费环境。2006年6月,山南地区商务局、县商务局、百信超市管理人员共同对该县各乡镇的农家店进行摸底调查,确定该县5家农家店加盟百信超市,其中吉汝2家、扎塘1家、扎其2家。经过整改规范,5家加盟店已全部完成店面整洁、商品分类、签订合同、制定承诺书、挂牌等工作。目前,扎囊县5家加盟店中商品品种最多的达3000多种,销售额最高的一天可达2000多元。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