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一律师自办网站“缉”老赖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7日03:26 大众网-生活日报

  

一律师自办网站“缉”老赖

  正式运行首日,已经有人在线委托。殷宝龙摄

  生活日报11月16日讯(记者殷宝龙)“在委托人提供判决书等法律文书之后,将‘老赖’信息公布于网上,威胁被执行人信用,并借助民众举报参与,向‘执行难’宣战!”

今天,一个民间网站——诚信监督网正式开通,创办人赵律师如此告诉记者。网站正式运行首日,已经有人在线委托。

  据悉,该网站曾试运行20余天,其间成功解决了一起执行案例。历城区一私企状告同区一股份公司的下属法人企业,法院判决应偿还债务本息共计70万元左右,但是案件进入执行期后,执行人员发现,欠债企业的厂房车辆等财产因产权问题无法执行,剩下的只有数千万的债务。委托人找到网站方,在通过相应程序之后,欠债企业应还款的法律文书内容被网上公布,并进行了悬赏举报。结果在知情人举报有一笔货款到达欠债企业后,网站方马上通知委托人联系法院,欠款得以执行,举报人也因此获得了一笔不菲的举报费。

  “这就是我们的运作模式,‘老赖’如果继续赖账,将面临经营中的信用威胁,实质上网站方和委托人形成合同关系,但其中必须有生效的法律文书。合同中会约定悬赏比例,合同后会告知被执行人。”赵律师告诉记者。

  “这不是侵犯别人隐私吗?”记者询问。

  “虽然有姓名等相关资料,但这是司法和执法过程中的具体案件,不涉及个人隐私内容。”赵律师回答记者,“执行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被执行人有能力履行而不履行,而网站的措施并没有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和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如判决书等法律文书本来就是公开的。

  据了解,诚信监督网又名中国民事案件执行网,下一步,该网站将与国际信用监督网等大型网站建立协作关系,以便更好地进行诚信监督,破解“执行难”。

  当事人直言三大风险

  为办网站,赵律师曾前往北京,请教了北京大学民诉方面的专家潘剑锋教授,前往最高法院咨询了相关事宜,并到国家安全部“取经”网站保护。他告诉记者,在中国,民间或个人创办这样的网站,他还没有听说过,他这个“出头鸟”已经做好了应对三大风险的准备。

  风险一:官司缠身“我已经做好了应对侵权

  官司的准备。”赵律师表示,虽然他做网站前查阅了资料,咨询了专家,认为不存在违法的问题,但是根据社会现实,肯定随时会有被起诉的可能。

  “起诉点应该会集中在侵犯隐私权方面。”赵律师称,这方面他的准备比较充分,而且他本身以及他负责的法律研究所同事就是天天和官司打交道的人。

  风险二:网站被“黑”

  “这样的网站无疑会成为一些人的眼中钉。”不少人表示了这样的观点,赵律师进一步解释说,在他的从业经验来看,很多人宁可花多达数倍的钱维持不还钱,也不愿意尽义务还钱。所以,网站被雇来的“黑客”攻击的可能性很大。

  “我已经请教了专家,并安排了专业人士维护网站,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在网站运行过程中,还是得加倍小心。”赵律师说。

  风险三:人身危险在接受电视台记者采访

  的时候,赵律师表示最好不要上镜,记者们马上觉得这是为保护自身安全的考虑。赵律师表示,不上镜原因很多,但公布被执行人信息“很得罪人”,人身安全的问题确实得注意。

  “恐吓电话,当面威胁,甚至非法拘禁,我都经历过;你们记者搞舆论监督,一样有此类风险。”赵律师笑道,面对潜在危险,法律人应该相信法制。(殷宝龙)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