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远山的呼唤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7日03:39 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今晚村里放电影。”儿时每当听到这个消息时,我们几个牧童总会欢呼雀跃,奔走相告,那份欢快和激动之情简直难以形容。我们生长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那特殊的年代,农村里没有多少文化生活,唯有晚上的电影会给我们带来了热闹。

  长大后,我去海军服役,从部队转业后,又下海经商。在我离家近30年的时间里,我也常回家看看。

  今年7月29日,我又一次从上海冒着酷暑赶回故乡泾县古坝山区老家看望父母。刚赶到家,我母亲就叫我赶快吃饭,我颇感诧异,因为在记忆里,我家那沿袭多年的晚上八九点吃饭、十一二点睡觉的习惯一直没改变过。今天是怎么了?看着我疑惑的目光,我娘马上解释说:“今晚村里唱黄梅戏”。

  “啊”?我一下子眼前一亮,有点喜出望外,似乎又有了一份童年时代的感觉,村里居然有戏看!真是久违了,我问母亲:“这儿经常唱戏吗?”

  娘说:“不,还是六年前来过一次。这是第二次”。

  “哦”,这就更增添了我的好奇心。“一定得去看看热闹”,我一边想着,一边赶紧胡乱吃了几口饭菜,找到一条小板凳,像小孩子一样激动地匆匆来到村里的操场上。举目望去,好家伙,这里早已是人头攒动,黑压压的一片。我钻进人群左顾右盼,总算找到了一个比较理想的地方坐了下来。

  只见那舞台上布景、灯光、乐器正在紧张地布置、调试着,巨大的喇叭箱里不像以前放露天电影时常播的《东方红》《大海航行靠舵手》,而是播着黄梅戏里的一些片段。在这周围绿树环抱,漆黑、僻静而又神秘的山村夜晚,唯独这里今晚是灯火辉煌,鼓乐齐鸣,招揽周围十里八村的父老乡亲们,扶老携幼、陆陆续续都来看戏。

  终于,戏幕缓缓拉开了,在强烈灯光照射下,在悦耳动听的扬琴与二胡伴奏声中,一位着戏装的年轻女子略带腼腆地上台来报幕:“泾县程家冲的父老乡亲们,你们好,我们是芜湖市小百花黄梅剧团,今晚我们演出的是古典名剧《三拜花堂》。”接着开演了,舞台上王爷与员外,丫环与小姐,唱腔、表演、伴奏,一招一式都有板有眼。在这一时刻,我和乡村戏迷们一样,仰着头、全神贯注;戏里的恩恩怨怨、卿卿我我,感动得我们时而开怀大笑,时而又热泪盈眶。

  戏散后,我与剧团吴晓花团长作了简短的交谈。她告诉我,该剧团于1994年诞生于南陵县,是纯粹的农民业余剧团。十几年来,她们一直辗转于皖、浙、苏、赣一带,已演出近3000场次。人员也由原来的最初的几个人发展到如今十七八个人。有些演员来自安徽黄梅戏剧学院,属科班出身;服装和道具也比以前增加和改善了不少,布景、灯光、字幕全由电脑控制,舞台效果自然比以前大有改善。现在剧团已能演出近100本戏。每年七八月份出来演出,一直演到第二年四五月份才暂停一下,回家农忙过后又出来。往往是每到一处就预先签好下次的约定。有时因为被当地戏迷们热情追捧,又增加赞助,多演几场是常有的事。这次在程家冲演出就是原定三场、最后增加到六场的。这里还没唱完,五里路开外的古坝街道又预订了八场戏,下个月去江西省演出的协议也已签好。以前演出一般以售票为主,现在不同了,农村里有钱人开始多起来,每到一处都会由当地乡绅们或单独或两三合伙包场,一般演一场戏的包场费为1000~1500元左右。通过看戏,村民们在欢笑声中忘却了一切劳累与烦恼,有的戏迷们看得高兴就给剧团送锦旗。吴团长说,她也时常被观众们的热情所感动。现在,锦旗多得一个房间都挂不下了。她还有一个理想,那就是有朝一日能有机会到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去演出,让黄梅戏这一艺术之花能开遍祖国大江南北。

  正是:国泰民安歌盛世,黄梅奇葩又逢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